[发明专利]一种露天矿转向运输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481775.X | 申请日: | 2022-05-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1008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9 |
发明(设计)人: | 仲召林;李双;卢磊;闫文龙;董小勇;江杰;吾拉尔别克·努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联润世新疆煤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C47/02 | 分类号: | E21C4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虹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6008 | 代理人: | 苗奎 |
地址: | 83180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回***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露天矿 转向 运输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运输方法的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露天矿转向运输方法,第一步:依据露天煤矿煤田地质条件、开采现状,通过方案对比,优选首采区向二采区转向方式;第二步:研究过渡开采期间剥离物流向及转向期间内排土方式;第三步:优化转向过渡期间开拓运输系统,降低排土运输距离;的四步:研究转向过渡期间煤炭运输通道部署;第五步:首采区向二采区转向过渡期生产剥采比优化;第六步:转向期间剥离采煤工程配合研究,该露天矿转向运输方法,通过建立数学模型,运用采矿系统工程理论与方法优化推荐方案开拓运输系统;解决采区转向过渡期间采、运、排各个环节相互配合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运输方法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露天矿转向运输方法。
背景技术
露天矿为近水平煤层,采用分区开采,划分首采区、二采区、三采区。一期工程设计生产能力400万t/a,剥离工艺采用单斗+卡车,采煤工艺采用单斗卡车+半移动破碎站。矿田范围内剩余地质储量52834万t,剩余可采储量35255万t。
首采区东西长1920m,南北宽910m,采场最低标高+575m,最大深度103m。采煤运输沿南帮建有直进式运输道路,剥离采用端帮直进工作帮折返式运输道路。
首采区煤层东偏南倾的单斜形态产出,煤层南北走向,倾角3~7°。可采煤层3层,从下至上编号为B2、B3、B4。目前,首采区采场地表到界,东工作帮深部未到界。区内剩余煤量800万t,剩余剥离量1390万m3。
二采区东西长2754m,南北宽1262m,采场最低标高+576m,最小开采深度40m,最大深度127m。区内可采煤层4层,B2煤层全区可采,B3、B4、B6煤层局部可采。煤层总体向南倾,倾角2~5°,近二采区东部境界,煤层倾向南偏东,倾角2~5°,总体煤层倾角<5°,为近水平煤层。
矿区规划了东、西二个工业场地,东部工业场地为露天矿综合办公区,位于二采区东部境界以东200m;西部工业场地为选煤车间,距离二采区西部境界最近处约70m。此外,在二采区南部及西部境界内新建了运煤通道、新磅房、停车场及综合服务中心。新规划的道路及设施压占了二采区煤炭资源,需对二采区西部及南部开采境界进行调整。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露天矿转向运输方法,具备通过建立数学模型,运用采矿系统工程理论与方法优化推荐方案开拓运输系统;解决采区转向过渡期间采、运、排各个环节相互配合问题等优点,解决了运输系统的改造、布设、物料流向、排土空间的合理利用等因素会影响到运输功及运输成本等主要运营指标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露天矿转向运输方法,主要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依据露天煤矿煤田地质条件、开采现状,通过方案对比,优选首采区向二采区转向方式;
第二步:研究过渡开采期间剥离物流向及转向期间内排土方式;
第三步:优化转向过渡期间开拓运输系统,降低排土运输距离;
的四步:研究转向过渡期间煤炭运输通道部署;
第五步:首采区向二采区转向过渡期生产剥采比优化;
第六步:转向期间剥离采煤工程配合研究。
优选的,所述在步骤一中首采区向二采区转向方式中包括首采区剩余工程量及排土空间核算与开采技术参数。
优选的,所述首采区剩余工程量及排土空间核算包括与首采区剩余采剥工程量计算、首采区剩余内排土空间、首采区排土场剩余可外排空间计算与首采区留沟损失的排土空间。
优选的,所述开采技术参数包括最终帮、工作帮参数与地表安全距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联润世新疆煤业有限公司,未经中联润世新疆煤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8177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