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细再生纤维冰肤滑爽高弹针织面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484218.3 | 申请日: | 2022-05-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3689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2 |
发明(设计)人: | 潘玉明;潘豪炜;董勤霞;郑大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题桥江苏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B1/10 | 分类号: | D04B1/10;D04B1/12;D04B1/14;D04B1/16;D04B1/18;D06B15/00;D06C7/02;D06P3/82;D06P5/02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新律师事务所 31272 | 代理人: | 郎祺 |
地址: | 224000 江苏省盐城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再生 纤维 滑爽 针织 面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超细再生纤维冰肤滑爽高弹针织面料及其制备方法,由再生纤维素纤维和复合包芯纱编织而成;所述再生纤维素纤维由96‑98%的天然纤维素制浆拉丝、固化、牵伸构成;所述再生纤维素纤维的表面是光滑的;所述复合包芯纱包括芯纱和包覆纱;所述芯纱是氨纶长丝;所述包覆纱为锦纶长丝;所述包芯纱与所述包覆纱之间具有空隙。本发明提供的超细再生纤维冰肤滑爽高弹针织面料,原料上采用了超细的再生纤维素纤维和以氨纶长丝为芯纱外包锦纶长丝一起加捻或包缠而纺制成的纱,芯纱外表面还设置连接异形涤纶丝,面料具有吸湿透气冰爽舒适贴身的功能,且面料穿着舒适、色泽鲜艳、美观大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针织面料制备方法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超细再生纤维冰肤滑爽高弹针织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在全民倡导节能减排、环境保护、资源节约的年代,人们的环保意识和对资源利用的认识逐渐深入。由于可耕土地不断减少,石油资源日益枯竭,天然纤维、合成纤维的产量将会受到越来越多的制约。而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日趋提高,人们服用面料材料的要求向着更多无化、功能化、舒适化、保健化的方向转变,这也促使了新型人造纤维的分类更细化,同时向差别化,个性化、功能化方向发展,从而也推动了各种新型纤维材料的开发。受健康环保意识、崇尚自然等因素的影响,人们在重视纺织品消费过程中环保性能的同时,对再生纤维素纤维的价值进行了重新的认识和发掘。再生纤维是环保循环再生的纤维,利用回收的聚酯瓶片等废气的塑料瓶片,经过纺纱加工得到纱线,纱线再被纺织呈各种制品。且再生纤维素纤维手感柔软光泽好,吸湿性、透湿性良好、染色性能良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超细再生纤维冰肤滑爽高弹针织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是提供了一种超细再生纤维冰肤滑爽高弹针织面料,由再生纤维素纤维和复合包芯纱编织而成;所述再生纤维素纤维由96-98%的天然纤维素制浆拉丝、固化、牵伸构成;所述再生纤维素纤维的表面是光滑的;所述复合包芯纱包括芯纱和包覆纱;所述芯纱是氨纶长丝;所述包覆纱为锦纶长丝;所述包芯纱与所述包覆纱之间具有空隙。
进一步地,所述复合包芯纱以所述氨纶长丝为芯纱外包所述锦纶长丝一起加捻或包缠而成。
进一步地,所述芯纱外表面设置有连接丝。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丝为异形涤纶丝。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是提供了一种超细再生纤维冰肤滑爽高弹针织面料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针织面料的编织方式为纬编,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第1~5行程采用所述再生纤维素纤维和所述复合包芯纱编织,全程进行成圈编织;
步骤二,第6行程采用所述再生纤维素纤维编织,依次进行成圈编织、集圈编织、成圈编织和浮线编织;
步骤三,第7~11行程采用所述再生纤维素纤维和所述复合包芯纱编织,全程进行成圈编织;
步骤四,第12行程采用所述再生纤维素纤维编织,依次进行浮线编织、成圈编织、集圈编织、以及成圈编织;重复以上行程。
进一步地,如上述面料的制备方法,所述面料进行后处理,所述后处理依次包括预定型处理、染色处理以及后定型处理。
进一步地,所述预定型处理:将面料进行预定型,定型机温度设置为170-190℃,车速为20-40m/min。
进一步地,所述后定型处理:染色完成后振烘,烘干温度100-130℃,定型温度160-185℃,车速为20-35m/min。
进一步地,如上述面料的制备方法,所述染色处理包括前处理工艺、染涤、染锦、染纤维素纤维工艺和后处理工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题桥江苏纺织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题桥江苏纺织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8421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