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增加软包电芯入壳成功率的视觉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484435.2 | 申请日: | 2022-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7711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3 |
发明(设计)人: | 丛长波;陈志超;刘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逸飞激光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11/00 | 分类号: | G01B11/00;G01B11/26;H01M10/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云嘉湃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78 | 代理人: | 程凌军 |
地址: | 430074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高***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增加 软包电芯入壳 成功率 视觉 检测 方法 | ||
1.一种增加软包电芯入壳成功率的视觉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抓取机构移动到第一预设位置;
第一视觉检测装置获取软包电芯(1)的实际位置角度;根据软包电芯(1)的实际位置角度及软包电芯(1)的基准位置角度,计算软包电芯(1)的第一位置角度补偿值;
驱动机构依据所述第一位置角度补偿值,带动所述抓取机构对所述软包电芯(1)进行抓取;
抓取机构将所述软包电芯移动到第二预设位置;
第二视觉检测装置获取外壳(2)的实际位置角度,根据外壳(2)的实际位置角度与外壳(2)的基准位置角度,计算软包电芯(1)的第二位置角度补偿值;
驱动机构依据所述第二位置角度补偿值,带动所述抓取机构将所述软包电芯(1)移动到待入壳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加软包电芯入壳成功率的视觉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软包电芯(1)的实际位置角度包括软包电芯(1)的实际位置信息与软包电芯(1)的实际角度信息;
所述软包电芯(1)的实际位置信息包括:第一视觉检测装置获取到的软包电芯(1)的第一特征点的实际坐标值;
所述软包电芯(1)的实际角度信息包括:第一视觉检测装置获取到的软包电芯(1)的第一特征点的实际坐标值,以及,第一视觉检测装置获取到的软包电芯(1)的第二特征点的实际坐标值。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增加软包电芯入壳成功率的视觉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软包电芯(1)的基准位置角度包括软包电芯(1)的基准位置信息和软包电芯(1)的基准角度信息;
所述软包电芯(1)的基准位置信息包括:软包电芯(1)的第一特征点的预设坐标值;
所述软包电芯(1)的基准角度信息包括:软包电芯(1)的第一特征点的预设坐标值,以及,软包电芯(1)的第二特征点的预设坐标值。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增加软包电芯入壳成功率的视觉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软包电芯(1)的第一特征点和软包电芯(1)的第二特征点为第一视觉检测装置能够直接捕捉用于定位的点。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增加软包电芯入壳成功率的视觉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位置角度补偿值包括软包电芯(1)的位置补偿值和软包电芯(1)的角度补偿值;其中,
所述软包电芯(1)的位置补偿值根据所述软包电芯(1)的实际位置信息与所述软包电芯(1)的基准位置信息计算得到;
所述软包电芯(1)的角度补偿值根据所述软包电芯(1)的实际角度信息与所述软包电芯(1)的基准角度信息计算得到。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加软包电芯入壳成功率的视觉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2)的实际位置角度包括外壳(2)的实际位置信息与外壳(2)的实际角度信息;
所述外壳(2)的实际位置信息包括:第二视觉检测装置获取到的外壳(2)的第三特征点的实际坐标值;
所述外壳(2)的实际角度信息包括:第二视觉检测装置获取到的外壳(2)的第三特征点的实际坐标值,以及,第二视觉检测装置获取到的外壳(2)的第四特征点的实际坐标值。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增加软包电芯入壳成功率的视觉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2)的基准位置角度包括外壳(2)的基准位置信息和外壳(2)的基准角度信息;
所述外壳(2)的基准位置信息包括:外壳(2)的第三特征点的预设坐标值;
所述外壳(2)的基准角度信息包括:外壳(2)的第三特征点的预设坐标值,以及,外壳(2)的第四特征点的预设坐标值。
8.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增加软包电芯入壳成功率的视觉检测方法,外壳(2)的第三特征点和外壳(2)的第四特征点为第二视觉检测装置能够直接捕捉用于定位的点。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增加软包电芯入壳成功率的视觉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位置角度补偿值包括外壳(2)的位置补偿值和外壳(2)的角度补偿值;其中,
所述外壳(2)的位置补偿值根据所述外壳(2)的实际位置信息与所述外壳(2)的基准位置信息计算得到;
外壳(2)的角度补偿值根据所述外壳(2)的实际角度信息与所述外壳(2)的基准角度信息计算得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逸飞激光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武汉逸飞激光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84435.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