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互联互通宽带载波的通信拓展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489351.8 | 申请日: | 2022-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4518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2 |
发明(设计)人: | 周永飞;刘应华;潘荣勇;沙舟;王超;黄德彪;杨聪珍;姜波;李明韬;岑远洪;孙祖恩;牟筠;陶荣福;余凯;谢武超;罗诗迪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Q9/00 | 分类号: | H04Q9/00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赵嘉 |
地址: | 550002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互通 宽带 载波 通信 拓展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互联互通宽带载波的通信拓展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选定台区;S2:现场改造,采取逐步改造的方式,改造期间实现两种通信方式并存;S3:混合抄表。本发明把集中器的485通道数据,调制成互联互通宽带载波信道数据,与互联互通宽带载波方案电能表进行通信,解决原设备集抄方案单一问题,单台区不同通信技术协议不兼容问题,保证采集成功率,避免需要安装两台集中器或者更换电能表通信模块的改造成本,便于营销资产管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基于互联互通宽带载波的通信拓展方法,属于电力通信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贵州地区的电网的低压台区的集中器与电能表之间存在非互联互通宽带载波、互联互通宽带载波、窄带载波、双模、微功率等多种通信方式,而同一个集中器与电能表之间只能采用一种通信方式,不同的通信方式之间不能互通。
非互联互通宽带载波、窄带载波、双模、微功率等多种通信方式中,需要同时在集中器与电能表中安装对应的非互联互通宽带载波、窄带载波、双模、微功率等通信模块来进行通信。
为了满足迎峰度夏的需求所做的负荷切割,老旧小区“三线”整治所做的线路改造,会造成台区户表档案变化,出现不同通信方式电能表混装的情况,使得计量自动化终端通过原有的集中器无法全部采集和上报电能表数据而无法实现全部远程抄表,远程费控命令执行率低下且执行时间严重滞后,电能表的档案无法实现自动管理,基层员工运维压力增大,不便于电网营销资产的管理。
现有的解决方式有如下三种:一是根据通信方式的种类不同加装多台集中器实现完全抄表;二是全部更换用户表计通信模块使之与台区原集中器中的通信模块种类一致;三是将台区整体通信方式更换为最新通信方式。
上述三种方式均存在现场安装复杂、难度大、改造成本高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基于互联互通宽带载波的通信拓展方法,以解决同一台区不同电能表采用多种通信方式混装,导致的用户电能表采集成功率低,从而不便于营销资产管理的问题。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基于互联互通宽带载波的通信拓展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选定台区,选择的台区需满足目前集中器与电能表之间通信方式存在非互联互通宽带载波、窄带载波、双模、微功率通信方式中的一种或者存在非互联互通宽带载波、窄带载波、双模、微功率通信方式中的一种以及互联互通宽带载波;
S2:现场改造:采用逐步改造的方式,当同一台区中有电能表需要更换的时候,将该电能表内部的通信模块更换为指定通信方式模块,所述指定通信方式模块为非互联互通宽带载波、互联互通宽带载波、窄带载波、双模、微功率通信模块中的一种;使用原有台区集中器,在原有台区集中器与改造后的电能表之间增加通信拓展装置,未改造的电能表采用原有通信方式与集中器通信;实现原台区内集中器与电能表之间存在两种通信方式同时运行;逐步实现同一台区内部所有电能表的通信方式均为指定通信方式;
S3:混合抄表:改造后的电表采用通信拓展抄表:所述通信装置把原台区集中器的485通道数据,调制成所述指定通信方式的信道数据,与电能表进行通信;并且原台区集中器采用485通道抄读所述指定通信方式电能表;未改造的电表采用原有方式抄表;两种抄表方式并存直至所有的电表改造完成。
优选的,所述指定通信方式为互联互通宽带载波通信方式,所述指定通信方式模块为互联互通宽带载波通信模块。
优选的,所述通信拓展装置包括外壳和安装在外壳内部的通信拓展单元。
优选的,所述通信拓展装置的通信拓展单元采用中电华瑞厂家,型号为DTLK04-HRT3206的终端产品。
优选的,所述通信拓展单元的上行接口为RS485接口,所述通信拓展单元的下行接口为互联互通宽带载波通信接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8935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