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粗旦型涤纶FDY纺丝油剂在审
申请号: | 202210491227.5 | 申请日: | 2022-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2195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9 |
发明(设计)人: | 徐进云;刘燕军;张永明;吴玲;丁重;吴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工大纺织助剂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M15/507 | 分类号: | D06M15/507;D06M15/53;D06M13/256;D06M13/295;D06M101/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000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粗旦型 涤纶 fdy 纺丝 | ||
本发明涉及纺丝油剂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粗旦型涤纶FDY纺丝油剂,包括复配原料重量百分比为:平滑剂30‑70%、乳化剂A5‑10%、乳化剂B5‑10%、高分子量聚醚1‑5%、抗静电剂5‑10%、水5‑10%,所述平滑剂为高分子量脂肪酸酯由多元醇与脂肪酸、或多元酸与脂肪醇在催化剂催化下反应得到,其中多元醇由新戊二醇、丙三醇、三羟甲基丙烷和季戊四醇组成,所述多元酸由癸二酸和偏苯三酸组成,所述脂肪醇为C8‑18之间直链或支链伯醇。该粗旦型涤纶FDY纺丝油剂,具备较好的耐热性,可减少纺丝现场油烟产生,减少环境污染,优化作业环境,同时本发明应用少量高分子量聚醚,大大提高油剂在高温下的耐磨性,减小降低摩擦白粉的产生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丝油剂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粗旦型涤纶FDY纺丝油剂。
背景技术
纺丝油剂化学纤维或合成纤维在纺丝成纤维前,向纺丝液中加入的液体物质,在赋子形成纤维所需的内聚性与润湿性,以使后加工工序吸集束、拉伸、精梳得以顺利进行,由某些表面活性剂复配而得是阴、阳及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及它们的混合物。
目前涤纶粗旦FDY纺丝速度一般在4000m/min以上,长丝纤度大于500dtex,纺丝张力大,纤维与纺丝组件接触面积大、摩擦大,易产生白粉,热辊温度在150-160℃,远高于细旦纤维品种,且因纤维上油量高,极易产生油烟,为此,本发明开发了一种粗旦型涤纶FDY纺丝油剂,该油剂具有优良的润湿性,使纤维能够瞬时均匀上油,否则纤维上油不匀、油膜厚度不均或根本上不上油,使丝束平滑不足,摩擦受损大,纤维在经过热辊时,油剂易受热挥发,使热辊表面光洁度降低,造成局部摩擦过大,产生毛丝或断头,可纺性下降。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粗旦型涤纶FDY纺丝油剂,具备较好的耐热性,可减少纺丝现场油烟产生,减少环境污染,优化作业环境,同时本发明应用少量高分子量聚醚,大大提高油剂在高温下的耐磨性,减小降低摩擦白粉的产生等优点,解决了纤维上油不匀、油膜厚度不均或根本上不上油,使丝束平滑不足,摩擦受损大,纤维在经过热辊时,油剂易受热挥发,使热辊表面光洁度降低,造成局部摩擦过大,产生毛丝或断头,可纺性下降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较好的耐热性,可减少纺丝现场油烟产生,减少环境污染,优化作业环境,同时本发明应用少量高分子量聚醚,大大提高油剂在高温下的耐磨性,减小降低摩擦白粉的产生的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粗旦型涤纶FDY纺丝油剂,包括复配原料重量百分比为:平滑剂30-70%、乳化剂A5-10%、乳化剂B5-10%、高分子量聚醚1-5%、抗静电剂5-10%、水5-10%。
进一步,所述平滑剂为高分子量脂肪酸酯由多元醇与脂肪酸、或多元酸与脂肪醇在催化剂催化下反应得到,其中多元醇由新戊二醇、丙三醇、三羟甲基丙烷和季戊四醇组成,所述脂肪酸为C8-18碳链长度的饱和或不饱和酸,所述多元酸由癸二酸和偏苯三酸组成,所述脂肪醇为C8-18之间直链或支链伯醇,所述催化剂由酸性催化剂、有机锡类催化剂、有机钛催化剂和固体超强酸组成。
进一步,所述乳化剂A为嵌段聚醚,R1-O(-CHCH3CH2O)x(CH2CH2O)yH,所述聚醚分子量范围为600-1500,所述R1为C8-8脂肪伯醇或支链醇,环氧乙烷与环氧丙烷嵌段共聚,环氧乙烷结尾,x:y=3:7-7:3。
进一步,所述乳化剂B为无规聚醚R2-O(CH2CH2O)x2(-CHCH3CH2O)y2H,R2为蓖麻油和氢化蓖麻油,分子量范围1500-2000,x2:y2=3:7-7:3。
进一步,所述高分子量聚醚:R3-O(CH2CH2O)x3(-CHCH3CH2O)y3H,分子量范围5000-10000,R3为C4-C18碳链长度的脂肪伯醇,环氧乙烷与环氧丙烷为无规共聚,x3:y3=4:6-7: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工大纺织助剂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工大纺织助剂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9122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