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换热器管束穿管机及穿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492867.8 | 申请日: | 2022-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9983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7 |
发明(设计)人: | 高振华;郭志明;王森;李立雪;邢同贺;史瑞芳;许燕芹;马晓泽;祁正友;陈国财;白忠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鲁西工业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9/04 | 分类号: | B23P19/04;B23P19/10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刘天柱 |
地址: | 252000 山东省聊城市高***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换热器 管束 穿管机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换热器管束穿装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换热器管束穿管机及穿管方法,包括机架,具有开放性容置空间;输送机构,安装在所述机架并在X、Y、Z三个方向上运动,所述输送机构包括夹持机构和顶推机构,所述夹持机构对换热管实现夹持并对其输送穿入孔板,所述顶推机构接续所述夹持机构对换热管尾部顶推;上料机构,与所述输送机构随动,其包括用于储存换热管并倾斜设置的储料板,换热管通过所述储料板的斜面间歇滚入所述夹持机构中;本发明能够避免换热管尾部不能输送进入孔板,且能够自动上料,减少了人工的参与,提高了穿管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换热器管束穿装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换热器管束穿管机及穿管方法。
背景技术
换热器,是将热流体的部分热量传递给冷流体的设备,又称热交换器。换热器在化工、石油、动力、食品及其它许多工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其在化工生产中换热器可以作为加热器、冷却器、冷凝器、蒸发器和再沸器等,应用广泛。
换热器包括诸多类别,其中,管式换热器的常见类型包括固定管板式换热器、浮头式换热器、U型管式换热器,管式换热器中包括方形或圆形等依据实际要求设计的不同类型的折流板,折流板是用来改变流体流向的板,常用于管式换热器设计壳程介质流道,根据介质性质和流量以及换热器大小确定折流板的多少。折流板被设置在壳程,它既可以提高传热效果,还起到支撑管束的作用。折流板上开设有几十至上万个板孔,每个板孔中均安装有换热管,换热管的两端固定在管板上。
现有技术中,为了提高穿管效率,通常采用自动化的穿管机,穿管机具有两个上下布置带有凹槽的滚轮,换热管放置在凹槽中,驱动滚轮转动带动换热管前进,进而实现穿管。由于滚轮的体积和结构限制,换热管在从两滚轮的切点处脱离后失去了前进的动力,导致换热管的尾部不能进入孔板,后期往往通过人工完成后续的工作,影响穿管效率;另外,在换热管上料过程中,需要通过人工单根上料至两滚轮之间的凹槽中,效率慢且劳动强度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换热器管束穿管机及穿管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换热管手动上料效率低以及换热管尾部无法自动进入孔板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解决: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换热器管束穿管机,包括:
机架,具有开放性容置空间;
输送机构,安装在所述机架并在X、Y、Z三个方向上运动,所述输送机构包括夹持机构和顶推机构,所述夹持机构对换热管实现夹持并对其输送穿入孔板,所述顶推机构接续所述夹持机构对换热管尾部顶推;
上料机构,与所述输送机构随动,其包括用于储存换热管并倾斜设置的储料板,换热管通过所述储料板的斜面间歇滚入所述夹持机构中。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夹持机构包括并排布置的两组夹持组件,各组件包括一固定的滚轮和一上下移动的滚轮,各所述滚轮外圆周具有凹槽,各组的两所述滚轮的凹槽组合形成换热管的夹持空间。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顶推机构包括上下移动的顶缸,所述顶缸的顶推轴线与换热管输送穿入的轴线上下平行。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两个上下移动的所述滚轮和所述顶缸均单独配置有驱动。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顶推机构设置在两组夹持组件中间。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两个固定的所述滚轮中的一个为主动轮,另一个为从动轮。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储料板的出料一端的端部上边缘与固定的所述滚轮凹槽的顶部平齐。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储料板设有阻挡结构,通过所述阻挡结构控制换热管的间隙下落。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包括驱动机构,其安装在所述机架并带动所述输送机构在X、Y、Z三个方向上运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鲁西工业装备有限公司,未经鲁西工业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9286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