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地基加固基础锚杆静压桩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210492871.4 | 申请日: | 2022-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0897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9 |
发明(设计)人: | 徐建春;严细水;徐学忠;徐理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久鑫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1/00 | 分类号: | E02D11/00;E02D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沁优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84 | 代理人: | 屠语桑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基 加固 基础 静压 设备 | ||
本发明涉及打桩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地基加固基础锚杆静压桩设备,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包括机架;以及夹持机构,夹持机构设置有两组,夹持机构均包括固定盘、若干驱动组件和若干夹板,固定盘中空设置,以形成容纳桩柱的内腔,驱动组件设置于固定盘上,若干夹板位于内腔内,本发明相较于现有技术的静压桩设备,设置了两个夹持机构和控制这两个夹持机构运动的液压柱组件,两个夹持机构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可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在遇到需要将桩柱拔出时,可以通过下侧的夹持机构先行对桩柱进行夹持,通过液压柱组件带动下侧的夹持机构向上移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打桩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地基加固基础锚杆静压桩设备。
背景技术
静压法压桩施工都通过抱紧油缸将桩柱抱紧,以机械的自重和机身上的配重通过顶压油缸传递到桩身,集中受力后,再将桩柱压入地层标高中。而这种设备体积可制造得较小,特别是在一般建筑物的室内层高受限,可采用小型的锚杆静压设备打桩。
现有的静压桩设备在工作时,会遇到厚砂层、流沙层和硬隔层等复杂地层的施工,在这些复杂的地层中一旦遇到卡死或被硬物阻挡的情况,需要将打好的桩拔出。拔出的过程中为阶段性拔出,即通过液压柱组件带动夹持机构拔出一段行程后,对夹持机构解除夹持状态,然后通过液压柱组件带动夹持机构复位后,再次进行夹持和拔出工作。但是在夹持机构解除夹持状态过程中,对于一些较湿润的土层,拔出的桩会回落至土层中,从而造成桩难以拔出的问题。
同时,现有的桩有矩形和圆柱型等多种形状,每次工作时,需要更换不同的夹持机构,十分不便。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基加固基础锚杆静压桩设备,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地基加固基础锚杆静压桩设备,包括机架;以及
夹持机构,所述夹持机构设置有两组,所述夹持机构均包括固定盘、若干驱动组件和若干夹板,所述固定盘中空设置,以形成容纳桩柱的内腔,所述驱动组件设置于所述固定盘上,若干所述夹板位于所述内腔内,若干所述驱动组件和若干所述夹板一一对应设置,所述夹板上均设置有若干夹头组件,若干所述夹头组件与所述夹板之间滑动连接,当需要夹持桩柱时,所述驱动组件先驱动若干所述夹板相互靠近,以使部分所述夹头组件与桩柱抵接,所述驱动组件后驱动部分所述夹头组件部分伸出所述夹板与桩柱抵接;以及
液压柱组件,所述液压柱组件至少设置有一组,所述液压柱组件包括第一液压柱、第二液压柱和第三液压柱,所述第一液压柱、所述第二液压柱和所述第三液压柱由外到内依次至少部分套设安装,所述第一液压柱一侧设置有第一油口和第二油口,所述第二液压柱位于所述第一液压柱内侧的一端处于所述第一油口和所述第二油口之间,所述第二液压柱顶部设置有第一压力泵,其中一个所述夹持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二液压柱上,另一个所述夹持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三液压柱上,当所述第一油口进油所述第二油口出油时,所述第二液压柱和所述第三液压柱同时朝远离所述第一液压柱的方向移动,当所述第一油口出油所述第二油口进油时,所述第二液压柱和所述第三液压柱同时朝靠近所述第一液压柱的方向移动,当所述第二油口关闭所述第一油口进油时,液压油通过所述第一压力泵进入所述第二液压柱内,所述第三液压柱同时朝远离所述第一液压柱的方向移动,当所述第二油口关闭所述第一油口出油时,所述第二液压柱内的液压油通过所述第一压力泵回流至所述第一液压柱内,所述第三液压柱同时朝靠近所述第一液压柱的方向移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若干所述夹板均内置有液压腔,若干所述夹板的相对面均设置有若干与所述液压腔相通的若干小孔,若干所述小孔与若干所述夹头组件一一对应设置。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夹头组件均包括短滑块和夹头主体,所述短滑块滑动安装于所述小孔内,所述短滑块的一端伸出所述小孔进入到所述内腔内,所述夹头主体与所述短滑块伸出所述小孔的一端连接,所述夹头主体可与桩柱抵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久鑫建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久鑫建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9287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换热器管束穿管机及穿管方法
- 下一篇:全自动可折叠三角智能起重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