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铸造用锅炉离心铸造检测铸造装置及铸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493735.7 | 申请日: | 2022-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4962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5 |
发明(设计)人: | 裴振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裴振国 |
主分类号: | B22D13/10 | 分类号: | B22D13/10;B22D13/12;B22C3/00;G01P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4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铸造 锅炉 离心 检测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铸造用锅炉离心铸造检测铸造装置及铸造方法,属于离心铸造领域,一种铸造用锅炉离心铸造检测铸造装置,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下端边角处均固定连接有支柱,且工作台的上端中部固定连接有托座,所述托座的上端转动连接有模具,且模具的上端设有与工作台螺栓连接的压板,所述工作台的下端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且第一电机的左侧转动连接有机轴,所述机轴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动力盘,且动力盘的上部贯穿工作台及托座与模具相贴合,所述模具的左侧活动连接有前挡板,可以实现在熔液完全分布在模具内壁后触发水冷机构开启,防止冷却过早熔液在模具前半段就发生凝固定型造成铸造件成型后出现分段的现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离心铸造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铸造用锅炉离心铸造检测铸造装置及铸造方法。
背景技术
将液态金属浇入旋转的铸型里,在离心力作用下充型并凝固成铸件的铸造方法。离心铸造用的机器称为离心铸造机;
离心铸造机由离心铸造机由主机、浇注小车、取件机构、喷涂机构及水冷机构等组成,先由浇注小车向铸造机主机上的模具中注入金属熔液,然后通过电机驱动模具转动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将熔液铸造成圆筒状,铸造过程中通过水冷机构对模具表面进行降温,加快铸造件成型,但现有的铸造机在作业中,熔液刚注入模具中就开始冷却,导致模具前半段的熔液快速成型,而无法流动至模具的后半段,进而会造成铸造件成型后出现分段的现象,影响铸造质量。
发明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铸造用锅炉离心铸造检测铸造装置及铸造方法,可以实现在熔液完全分布在模具内壁后触发水冷机构开启,防止冷却过早熔液在模具前半段就发生凝固定型造成铸造件成型后出现分段的现象。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铸造用锅炉离心铸造检测铸造装置,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下端边角处均固定连接有支柱,且工作台的上端中部固定连接有托座,所述托座的上端转动连接有模具,且模具的上端设有与工作台螺栓连接的压板,所述工作台的下端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且第一电机的左侧转动连接有机轴,所述机轴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动力盘,且动力盘的上部贯穿工作台及托座与模具相贴合,所述模具的左侧活动连接有前挡板,且前挡板的中部开设有浇铸口,所述工作台的右侧与模具的内部之间设有触发机构,所述触发机构用于模具内部完全填充熔液后控制水冷机构开启。
进一步的,所述触发机构包括螺旋贯穿模具右侧的第一螺旋杆,所述第一螺旋杆的左侧转动连接有后挡板,所述第一螺旋杆的右侧转动连接有第二电机,且第二电机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底座,所述底座的下端设有滑轮,所述底座的左侧上部设有控制水冷机构的开关,且开关与托座之间固定连接有触发牵绳。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螺旋杆的外部左侧位于后挡板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涂料盘,且涂料盘的环侧设有喷孔,所述涂料盘的内壁等距固定连接有气囊,且气囊的表面开设有开口,所述气囊与涂料盘之间设有单向阀组,所述第一螺旋杆的外部位于涂料盘内等距固定连接有挤压块。
进一步的,所述触发机构还包括开设于工作台前部的空腔,且空腔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螺旋杆,所述第二螺旋杆的外部螺旋套接有螺旋套筒,所述螺旋套筒与模具表面紧密贴合,所述空腔的右侧内壁设有控制水冷机构的开关。
进一步的,所述螺旋套筒的表面等距贯穿有出油嘴,且出油嘴与螺旋套筒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出油嘴的两侧及上部均开设有出油孔,且两侧与上部所述出油孔相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电机上设有转速检测器,且转速检测器与第一电机的功率控制器电性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后挡板与涂料盘均为陶瓷隔热板材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裴振国,未经裴振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9373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