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盆景观赏油菜的选育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495926.7 | 申请日: | 2022-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1110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8 |
发明(设计)人: | 陈伦林;李书宇;熊洁;丁戈;宋来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G22/15 | 分类号: | A01G22/15;A01H1/02;A01H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闫聪彦 |
地址: | 330200 江西***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盆景 观赏 油菜 选育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油菜育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盆景观赏油菜的选育方法。该方法采用全生育期短的抗倒型油菜品种为亲本,由此选育出的矮杆品种易于通过春化,具有生育期短、开花早、弱冬性的优点,适于盆景观赏油菜花的栽培。本发明先是通过诱变技术创制矮杆短生育期突变株型,再将得到的矮杆突变株与不同花色、叶色花瓣大的油菜品种杂交,由此可在一个培育周期内同时获得多个改良品种,大幅提高了育种效率。本发明通过将盆景观花油菜转育成不育系,不仅可以延长盆景油菜花的开花时长,提高观赏价值,而且还可以减少室内和景点的花粉飘散,保护过敏体质居民身体健康。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油菜育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盆景观赏的油菜品种的选育方法。
背景技术
油菜花美丽大方,深受人们的喜爱,因此在乡村旅游和景区打造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现阶段油菜花多以大田种植为主,然而大田油菜花受外部因素影响较大,通常需要在天气适宜的时候驾车到郊区或农村才能观赏。但如果能够通过盆景栽培油菜花,把油菜花摆放到家里、景区、展厅等场景,就可以随时随地观赏到油菜花,从而极大地丰富人们的文娱生活。
然而,当前的油菜品种主要围绕产量水平选育,成熟时株高一般在200cm左右,开花时高度在160cm左右,具有较大的生物量和松散的花序,一般适合于大田种植和大群体种植,若直接用来作为盆景观赏油菜种植的话,因株型太高,头重脚轻,盆景容易倒伏,花枝长,花型分散、美观度不足。为此,现有技术公开了一种适用于阳台栽培的油菜品种的选育方法,该方法是将甘蓝型油菜品系167B作为母本,与花羽衣甘蓝杂交,再以167B为父本与杂交后代进行多代回交,直至获得性状稳定、一致的特定性状的自交群体;而后将其种子暗培养,保留下胚轴短于3.0cm的幼胚,培养至成苗后,选择初花期植株高度小于70cm的单株进行多世代自交,直到获得纯合、稳定的矮杆自交系种子,即为适于阳台栽培的油菜品种。虽然该技术克服了甘蓝型油菜不适合阳台盆栽和城市绿化的障碍,但该技术所用的材料花羽衣甘蓝的生育期比传统的中熟的甘蓝型油菜的生育期还长,全生育期超过210天,开花期晚,需要通过严格的春化才能开花,把这样的材料通过人工杂交转育到油菜中会带入生育期长、开花晚、强冬性等不利因素,无法实现盆景观赏油菜花的栽培。另外,该技术通过远缘杂交和回交将花羽衣甘蓝的苗期观赏性状引入油菜品种,这样一个培育周期只能获得一个改良品种,育种效率较低,并且该技术培育的油菜品种非不育系,对花粉过敏人群不友好。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本发明首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的盆景观赏油菜所存在的生育期长、开花晚、强冬性的问题。
本发明要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是如何在一个培育周期内同时获得多个改良品种,以提高育种效率。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盆景观赏油菜的选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选择全生育期为180~210天的抗倒型油菜品种作为亲本,对所述亲本的种子进行诱变处理,得诱变种子;种植所述诱变种子,待开花后单株自交,成熟后收获M1代种子;
(2)种植所述M1代种子,开花期选择株高为30~60cm的单株自交,成熟期选择株高为30~100cm且全生育期小于180天的弱冬性早熟矮杆突变单株,收获M2代种子;
(3)种植所述M2代种子,按照步骤(2)的方法收获M3代种子;
(4)种植所述M3代种子,开花期分别与不同花色和叶色且花瓣大的油菜品种杂交,再回交2~3代,获得聚合了不同花色和叶色且花瓣大的矮杆单株,种植所述矮杆单株的种子,自交5~6代,获得具有不同叶色和花色且花瓣大的矮杆纯合株系。
可选地,所述亲本为中熟品种中双11号或早熟品种赣早油1号。
可选地,采用辐射方式进行所述诱变处理,辐射源包括但不限于X射线、γ射线、60Coγ射线、宇宙射线、基于大气压射频辉光放电原理的常压室温等离子体中的一种或多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未经江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9592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