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北斗时间的脑电和近红外采集系统、方法及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210496928.8 | 申请日: | 2022-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4797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5 |
发明(设计)人: | 王常勇;王保增;周瑾;李斯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61B5/378 | 分类号: | A61B5/378;A61B5/38;A61B5/381;A61B5/383;A61B5/1455;A61B5/00;G04R20/02;G04R20/04 |
代理公司: | 北京细软智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471 | 代理人: | 葛钟 |
地址: | 100089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北斗 时间 红外 采集 系统 方法 存储 介质 | ||
1.基于北斗时间的脑电和近红外采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
数据采集模块:用于采集大脑变化的脑电信号,以及采集反映大脑信号特征的血氧信息;
计算和决策模块:用于将所述脑电信号与所述血氧信息进行融合,得到脑电特征信号,根据所述脑电特征信号给出决策方案;
大脑干扰模块:根据所述决策方案对大脑进行脑电信号的闭环干扰,改变脑电信号的特征,实现对脑电疾病的治疗;
北斗卫星授时系统:用于对所述数据采集模块以及所述大脑干扰模块进行定位,根据定位将授时信息发送给所述数据采集模块以及所述大脑干扰模块,用于提高所述数据采集模块以及所述大脑干扰模块之间时间同步的精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北斗时间的脑电和近红外采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北斗卫星授时系统包括:北斗卫星系统以及北斗卫星接收机;
所述北斗卫星系统与所述北斗卫星接收机通过无线电波进行通信;
所述北斗卫星系统包括多颗北斗卫星;
所述北斗卫星接收机根据所述北斗卫星向所述数据采集模块以及所述大脑干扰模块发送授时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北斗时间的脑电和近红外采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采集模块包括:脑电信号采集模块以及功能近红外采集模块;
所述脑电信号采集模块以及所述功能近红外采集模块通过模拟电路口与大脑连接;
所述脑电信号采集模块用于获取大脑变化的脑电信号,所述功能近红外采集模块用于获取反映大脑信号特征的血氧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北斗时间的脑电和近红外采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大脑干扰模块包括:场景播放设备以及刺激发生器;
所述场景播放设备以及所述刺激发生器通过模拟电路接口与大脑连接;
所述场景播放设备用于对大脑进行激励,所述场景播放设备激励大脑包括声音、光照或气味的形式;
所述刺激发生器用于干扰脑电信号的变化,所述刺激发生器对大脑进行干扰包括电刺激形式或磁刺激形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北斗时间的脑电和近红外采集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脑电特征信号异常时,所述北斗卫星接收机向远端设备发送告警短消息和位置信息,用于救护人员进行定位。
6.基于北斗时间的基于北斗时间的脑电和近红外采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基于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基于北斗时间的脑电和功能近红外光谱同步采集系统,包括:
系统运行时,启动北斗卫星接收机,北斗卫星接收机开始搜索布置在天空中北斗卫星系统的卫星信号;
当接收的卫星信号的个数满足预设条件时,北斗卫星接收机对脑电信号采集模块、功能近红外采集模块、刺激发生器以及场景播放设备进行定位;
北斗卫星接收机定位后将授时信息通过接口发送给脑电信号采集模块、功能近红外采集模块、刺激发生器以及场景播放设备;
所述脑电信号采集模块、功能近红外采集模块、刺激发生器以及场景播放设备收到授时信息后对本地时钟进行同步校准,使得自身的时间与北斗卫星系统的时间源同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北斗时间的脑电和近红外采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条件包括:接收的卫星信号的个数不小于4颗BD卫星,且所述BD卫星不都为GEO卫星。
8.一种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6-7任一项所述的基于北斗时间的脑电和近红外采集方法中的各个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96928.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