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停车场内车辆相关费用的自动支付方法和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0497218.7 | 申请日: | 2022-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3562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9 |
发明(设计)人: | 王林祥;赵皎平;岳华锋;焦天龙;李楠;周小毛;潘永红;刘林会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艾润物联网技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B15/06 | 分类号: | G07B15/06;G07F15/00;G07F15/12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江银会 |
地址: | 710065 陕西省西安市高新区***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停车 场内 车辆 相关 费用 自动 支付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停车场内车辆相关费用的自动支付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在检测到停车场内的车辆充电完毕之后,对车辆的停车费用以及充电费用进行确认,直接从与用户匹配的目标支付账户中扣除确认出的停车费用以及充电费用,无需分别在停车费用的结算账户中以及在充电费用的结算账户中对停车费用和充电费用进行单独扣费,提高了车辆所需支付的充电费用和停车费用的扣除效率及准确性,从而提高了新能源车辆驶离停车场的效率,实现了新能源车辆无障碍驶离停车场,提升了驾驶员的体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停车场内车辆相关费用的自动支付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现如今,新能源车辆的使用已经日渐普及,为了应对新能源车辆的充电需求,许多停车场设置了相应的充电车位,以使得新能源车辆在停车的同时进行充电,极为方便,提高了停车位的资源利用率。
实际应用中,当新能源车辆进行了充电时,需要同时支付充电费用和停车费用。目前,新能源车辆的充电费用收取方式为:新能源车辆充电前用户预先使用支付账号存储一部分费用到充电管理系统指定的充电费结算账户上,充电完成后,从用户充电费结算账户上扣除充电费;新能源车辆的停车费用的收取方式为:用户提前将车牌号与用户的线上支付账号提前绑定,在驶出停车场时从停车运营商的账户上扣除。然而,实践发现,上述两种方法均无法实现新能源车辆无障碍驶离停车场,降低了新能源车辆驶离停车场的效率。因此,如何提出一种提高新能源车辆驶离停车场的效率的技术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停车场内车辆相关费用的自动支付方法和装置,能够有利于提高新能源车辆驶离停车场的效率,实现新能源车辆无障碍驶离停车场。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第一方面公开了一种停车场内车辆相关费用的自动支付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检测当前场景的目标车辆是否充电完毕,当检测到所述目标车辆充电完毕之后,确定所述目标车辆所需支付的费用,所述费用包括停车费以及充电费;
执行与所述目标车辆所需支付的费用相匹配的费用扣除操作;
其中,所述执行与所述目标车辆所需支付的费用相匹配的费用扣除操作,包括:
确定所述目标车辆对应的目标用户标识,所述目标用户标识为支付所述目标车辆所需支付费用的用户的标识;
根据所述目标用户标识确定与所述目标用户匹配的目标支付账户,并从所述目标支付账户中扣除所述目标车辆所需支付的费用;或者,生成所述目标车辆所需支付的费用的支付清单,并向云平台发送支付提示,所述支付提示包括所述支付清单和所述目标用户标识,所述支付提示用于触发所述云平台执行以下操作:
由所述云平台确定与所述目标用户标识匹配的目标支付账户,并根据所述支付提示从所述目标支付账户中扣除所述目标车辆所需支付的费用。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第一方面中,所述目标支付账户包括可自动支付账户和/或预存支付账户,所述预存支付账户中的账户金额为通过所述可自动支付账户中的账户金额进行充值得到的;
当所述目标支付账户为所述可自动支付账户时,所述从所述目标支付账户中扣除所述目标车辆所需支付的费用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目标用户标识获取与所述目标支付账户的授权信息,并判断所述授权信息是否用于表示同意从所述目标支付账户中自动扣费;
当判断出结果为是时,执行所述的从所述目标支付账户中扣除所述目标车辆所需支付的费用的操作。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第一方面中,所述确定所述目标车辆所需支付的费用,包括:
获取所述目标车辆的充电信息,所述目标车辆的充电信息包括所述目标车辆的起始充电时刻、所述目标车辆的结束充电时刻、所述目标车辆的充电电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艾润物联网技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西安艾润物联网技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9721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