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消化科肠胃给药器在审
申请号: | 202210497373.9 | 申请日: | 2022-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7022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9 |
发明(设计)人: | 李婷;张磊;李芳;李姗姗;吴丽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 |
主分类号: | A61M31/00 | 分类号: | A61M31/00;B01D35/02 |
代理公司: | 济南鼎信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45 | 代理人: | 李双 |
地址: | 100039***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消化 肠胃 | ||
本发明属于医用器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消化科肠胃给药器,包括输送药液的导管,所述导管为软管,所述导管上设置有供药机构、牵引机构和喷药端座;供药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导管顶部的药液囊,所述药液囊通过底部的导管接口与所述导管的开口端连接通路,所述药液囊的顶部安装有连接外部压力装置的加压接管;牵引机构由喉塞座和导向座配合组成,对导管的上下部分别进行导向和限位,且可配合气囊机构实现在喉部和体内的分部固定,解决了导管受影响易发生偏移的问题,保证导管在药液输送和喷洒过程的稳定性;喷药端座内置滤网,防止药液中混杂有不易吸收的颗粒物,进行药液的过滤处理,既方便药液后续喷洒,也能防止喷液端座5上开设的通孔堵塞。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用器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消化科肠胃给药器。
背景技术
消化科包括消化内科和消化外科,是各级医院为了诊疗消化系统疾病而设置的临床科室。治疗的疾病包括食管、胃、肠、肝、胆、胰以及腹膜、肠系膜、网膜等脏器的疾病,其中肠胃部因在患者体内,患者因身体原因,常规的注射和服药方式难以将药物直接作用于肠胃部位,导致药效低下,需要给药器辅助进行给药。
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1、在将药物送至患者肠胃时需要导管辅助,现有的导管在插入时导管向肠胃部分推进受患者本能的吞咽阻碍,导管会由喉部向外脱出,导致导管置入肠胃步骤繁琐,且对患者喉部损伤较大;
2、在给药时,导管在肠胃部分段缺乏限位,易发生晃动出现偏移,导致前端的喷液端座无法精准的将药物作用于肠胃,甚至喷液端座偏移刺伤肠胃部,存在缺陷。
发明内容
(一)发明目的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消化科肠胃给药器,具有置入患者体内便利和使用过程导管稳固的特点。
(二)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消化科肠胃给药器,包括输送药液的导管,所述导管为软管,所述导管上设置有供药机构、牵引机构和喷药端座;
供药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导管顶部的药液囊,所述药液囊通过底部的导管接口与所述导管的开口端连接通路,所述药液囊的顶部安装有连接外部压力装置的加压接管,且侧壁安装有凸出的补液管;
牵引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导管外周的喉塞座和导向座,所述喉塞座的底部安装有第一气囊座,所述导向座的底部安装有第二气囊座,所述第二气囊座的底部安装有凸出的凸板,所述凸板的内壁安装有贴附所述导管的管夹;
所述喉塞座和所述导向座上设置有气囊机构,气囊机构包括安装在所述喉塞座顶部的充放气接口,所述充放气接口贯穿所述喉塞座的一端连接至套设在所述第一气囊座外部的第一气囊,所述第一气囊上安装有贯穿所述第一气囊座和所述导向座的气管,所述气管的另一端连接至套设在所述第二气囊座外部的第二气囊;
所述导管的底部螺纹连接有“锥台”结构的喷药端座,所述喷药端座的外壁开设有若干个通孔。
优选的,所述药液囊和所述导管的连接处安装有密封环。
优选的,所述补液管的开口端可拆卸连接有管塞。
优选的,所述喉塞座的边缘处阵列开设有凹槽。
优选的,所述喉塞座和所述导向座内径相同,所述导向座和所述导管固定连接,所述喉塞座和所述导管相对滑动。
优选的,所述凸板共设置三个,三个所述凸板均向内倾斜,三个所述凸板的组合整体为“类锥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第一气囊和所述第二气囊之间连接的所述气管为可形变的中空螺旋管。
优选的,所述充放气接口的另一端连接至外部的供气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9737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