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功能气液传输层及其制备方法及能源转换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0497633.2 | 申请日: | 2022-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5976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30 |
发明(设计)人: | 田新龙;康振烨;李静;邓培林;沈义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南大学;海南深远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海南大学三亚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25B11/032 | 分类号: | C25B11/032;C25B11/04;C25B1/04;C25B9/19;C25B9/23;H01M4/86;H01M4/8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70100 *** | 国省代码: | 海南;4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传输 及其 制备 方法 能源 转换 装置 | ||
1.一种多功能气液传输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将具有电化学能量转换性质的金属箔作为金属基底,所述金属箔的厚度为1~200μm;
根据设定的孔洞参数在所述金属基底上进行打孔操作,获得多功能气液传输层;
其中,所述孔洞参数包括孔径和孔隙率,所述孔径为5~1000μm,所述孔隙率为20~8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对所述多功能气液传输层进行微纳米镀层处理,以在所述多功能气液传输层表面形成微纳米镀层;
所述微纳米镀层的厚度为0.5-20000nm,所述微纳米镀层的镀层元素包括金、银、铂、铱、钌、镍、钛、铬、钨、氮中的至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箔为单质金属箔或合金金属箔;
其中,所述单质金属箔为钛金属箔、金金属箔、铂金属箔、镍金属箔、铜金属箔中的任一种;
所述合金金属箔为不锈钢金属箔、钛合金金属箔、铝合金金属箔中的任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孔洞参数还包括孔洞形状、孔洞分布和孔洞结构;
所述孔洞形状为规则形状、不规则形状的至少一种;
所述孔洞分布为均匀分布、非均匀分布、特定区域分布的至少一种;
所述孔洞结构为单层通孔、多层通孔的至少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金属基底上进行打孔操作,包括:
通过化学刻蚀法、物理刻蚀法、激光打孔、聚焦离子束、光刻法中的任一种方法在所述金属基底上进行打孔操作。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设定的孔洞参数在在所述金属基底上进行打孔操作,获得多功能气液传输层,包括:
将单晶硅片放置在操作台上;
在所述单晶硅片表面依次设置第一光阻剂、第一粘结剂和金属箔;
将设置第一光阻剂、第一粘结剂和金属箔的单晶硅片进行干燥,以使单晶硅片、第一光阻剂、第一粘结剂和金属箔互相粘结;
在所述金属箔表面依次设置第二粘结剂和第二光阻剂,获得待加工结构;
设定孔洞参数,依据设定的孔洞参数在第二光阻剂表面设置图案光罩,利用紫外线通过图案光罩照射第二光阻剂;
将照射后的待加工结构放置进行蚀刻处理和清洗处理,获得表面形成与孔洞参数对应的孔洞图案的多功能气液传输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得原料箔;
依次用丙酮、乙醇和去离子水对原料箔进行超声处理,并在每一次超声处理结束后用水冲洗原料箔表面,获得所述金属箔。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纳米镀层处理为电镀处理、化学镀处理、磁控溅射处理、化学气相沉积处理、物理气相沉积处理、喷涂处理、纳米涂装处理、热扩散处理、表面氮化处理、渗氮处理中的任一种;
其中,所述喷涂处理为热喷涂处理、常温喷涂处理、等离子喷涂处理中的任一种。
9.一种多功能气液传输层,其特征在于,包括:
具有电化学能量转换性质的金属箔,所述金属箔的厚度为1~200μm;
所述金属箔表面形成有与设定孔洞参数对应的孔洞图案,所述孔洞参数包括孔径和孔隙率,所述孔径5~1000μm,所述孔隙率为20~85%。
10.一种能源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得的多功能气液传输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南大学;海南深远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海南大学三亚研究院,未经海南大学;海南深远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海南大学三亚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97633.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