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制备镍扣的阴极极板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497785.2 | 申请日: | 2022-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2973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9 |
发明(设计)人: | 郭勇;李亦婧;卢晓锋;王旭生;王立成;王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25C7/02 | 分类号: | C25C7/02;C25C1/08;C23C4/134;C23C4/06;B32B27/32;B32B15/085;B32B15/18 |
代理公司: |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专利中心 11028 | 代理人: | 甄薇薇 |
地址: | 730030 甘***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制备 阴极 极板 及其 方法 | ||
1.一种用于制备镍扣的阴极极板,包括导电耳、绝缘膜和导电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基板为碳钢导电板,所述碳钢导电板表面附着有碳化钛和铜组成的复合镀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制备镍扣的阴极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镀层中铜与碳化钛的质量比为1:6-1:15;所述镀层的厚度为0.5mm-1.5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制备镍扣的阴极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膜为厚度0.1mm-0.5mm的聚氯乙烯绝缘膜;所述绝缘膜上设置有多个导电孔,导电孔的直径均为12mm-15mm,多个导电孔呈多行交错排列,其中同一行相邻的导电孔中心距离为30mm-40mm,相邻行之间相邻的导电孔中心距离为25mm-35mm。
4.一种用于制备镍扣的阴极极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对碳钢板表面进行预处理;
(2)将铜与碳化钛的混合粉末喷涂至预处理后的碳钢板表面,得到碳钢导电板;
(3)在涂覆了压敏防水胶的绝缘膜上制导电孔;
(4)将步骤(3)处理后的绝缘膜粘附到步骤(2)所制备的碳钢导电板的表面,然后安装导电耳,得到所述用于制备镍扣的阴极极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制备镍扣的阴极极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的预处理方法为:首先将碳钢板表面抛光,使抛光后的碳钢板表面的粗糙度为Ra=0.2μm-0.8μm;然后用乙醇清洗抛光后的碳钢板表面并烘干。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制备镍扣的阴极极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的铜与碳化钛的混合粉末为纳米铜粉与纳米碳化钛粉的混合粉末,纳米铜粉粒径为20nm-100nm,纳米碳化钛粉粒径为20nm-100nm,混合粉末中铜与碳化钛的质量比为1:6-1:15。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制备镍扣的阴极极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的喷涂方法为:首先将铜粉与碳化钛粉末加入到等离子喷涂设备中;然后用等离子喷涂设备将铜与碳化钛的混合物采用真空等离子喷涂的方法喷涂至碳钢表面形成镀层,所述镀层的厚度为0.5mm-1.5mm,所述真空等离子喷涂中使用的载气为Ar或N2,Ar或N2气体的流量为60L/min-120L/min。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用于制备镍扣的阴极极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等离子喷涂设备的电弧电压为30V-45V,电弧电流为600A-800A,送粉速度为10g/min-100g/min,喷涂距离为80mm-200mm。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制备镍扣的阴极极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的绝缘膜为厚度为0.1mm-0.5mm的聚氯乙烯绝缘膜;绝缘膜上所制的导电孔的数量为多个,导电孔的直径均为12mm-15mm,多个导电孔呈多行交错排列,其中同一行相邻的导电孔中心距离为30mm-40mm,相邻行之间相邻的导电孔中心距离为25mm-35mm。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制备镍扣的阴极极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a.将碳钢导电板表面用水和乙醇进行清洗并干燥;
b.将绝缘膜在0.1MPa-0.3MPa的压力下粘附在碳钢导电板上;
c.将铜材质导电耳固定安装在碳钢导电板上,得到所述用于制备镍扣的阴极极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97785.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