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术后卧床偏瘫患者辅助下地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0498022.X | 申请日: | 2022-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6962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9 |
发明(设计)人: | 董宇为;王喆;刘泉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汉中市中心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G7/015 | 分类号: | A61G7/015;A61G7/012;A61G7/053;A61G7/05 |
代理公司: | 济南鼎信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45 | 代理人: | 张珂娜 |
地址: | 723000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术后 卧床 偏瘫 患者 辅助 下地 装置 | ||
本发明属于医疗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术后卧床偏瘫患者辅助下地装置,包括底座;还包括安装在所述底座表面的升降组件,所述升降组件包括固定壳体、滑槽、双向丝杆、螺套一、螺套二、支撑杆、铰接座、调节部和躺板,所述躺板的一侧表面固定安装有所述固定壳体,所述双向丝杆的两端均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所述固定壳体内部开设的所述滑槽内;通过旋转调节部带动双向丝杆转动,对病床的高度进行调整时,通过螺套二的一侧表面铰接固定有支杆,支杆动另一端与固定安装在反转板一侧表面的铰接部向铰接,能够对反转板与躺板之间的角度调整,便于辅助患者坐立,躺板的两侧固定连接的固定板上设置有可折叠的扶手,便于患者借助扶手上下床行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术后卧床偏瘫患者辅助下地装置。
背景技术
偏瘫患者的症状是平衡能力和协调能力障碍,且肌力不足,偏瘫患者长期卧床不进行翻身会导致血液循环障碍,进而发生褥疮、肌肉挛缩、关节僵硬等并发症,所以人工辅助患者下床锻炼,现有的病床的高度大多都是固定不变的,病人在下床时,需要先坐起之后,将身体向病床的一边进行侧身,然后下床,对于一些腰部受损扭转不便或侧身困难(偏瘫患者同一侧上下肢具有运动障碍,一侧无法受力)的病人来说,这就导致并入在上下床进行活动时,需要很多护理人员来进行搀扶协助。
为此,设计一种术后卧床偏瘫患者辅助下地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术后卧床偏瘫患者辅助下地装置,能够便于对病床的高度调整的同时辅助患者坐立,以及辅助患者上下床。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术后卧床偏瘫患者辅助下地装置,包括底座,还包括安装在所述底座表面的升降组件;
所述升降组件包括固定壳体、滑槽、双向丝杆、螺套一、螺套二、支撑杆、铰接座、调节部和躺板,所述躺板的一侧表面固定安装有所述固定壳体,所述双向丝杆的两端均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所述固定壳体内部开设的所述滑槽内,且所述双向丝杆贯穿所述固定壳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所述调节部,所述双向丝杆的表面螺纹连接有所述螺套一和所述螺套二,所述螺套一和所述螺套二的同一侧表面均铰接有所述支撑杆,两个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呈对立设置铰接在所述铰接座的表面两侧,所述铰接座远离两个所述支撑杆的一侧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底座的底部表面。
作为本发明一种术后卧床偏瘫患者辅助下地装置优选的,所述螺套一和所述螺套二滑动连接在所述滑槽内。
作为本发明一种术后卧床偏瘫患者辅助下地装置优选的,所述躺板的两侧表面均固定安装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表面滑动连接有导向滑杆,所述导向滑杆贯穿所述固定板一端固定安装在连接板的表面,所述连接板固定安装在所述底座的两侧表面。
作为本发明一种术后卧床偏瘫患者辅助下地装置优选的,所述固定板的表面开设有滑孔,滑孔的直径大于所述导向滑杆的直径。
作为本发明一种术后卧床偏瘫患者辅助下地装置优选的,两个所述支撑杆的两端均采用倒圆角设置。
作为本发明一种术后卧床偏瘫患者辅助下地装置优选的,还包括位于所述躺板一侧的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包括支杆、铰接部、反转板和铰接耳,所述螺套二远离所述支撑杆的一侧表面铰接固定有所述支杆,所述支杆远离所述螺套二的一端与所述铰接部相铰接,所述铰接部固定安装在所述反转板的一侧表面,所述反转板的一侧与固定安装在所述躺板表面的所述铰接耳相铰接。
作为本发明一种术后卧床偏瘫患者辅助下地装置优选的,所述反转板与所述躺板相铰接的一侧为倒圆角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汉中市中心医院,未经汉中市中心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9802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