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颗粒捕集器中颗粒物载量确定方法、装置及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210499306.0 | 申请日: | 2022-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1030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23 |
发明(设计)人: | 王秀雷;朱纪宾;张思雨 | 申请(专利权)人: |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N11/00 | 分类号: | F01N11/00;F01N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李阳;刘芳 |
地址: | 261061 山东省潍坊***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颗粒 捕集器中 物载量 确定 方法 装置 设备 | ||
本申请提供一种颗粒捕集器中颗粒物载量确定方法、装置及设备。方法包括:获取发动机的固态SOF原始排放速率;将获取的催化器的温度及催化器的气流量输入至催化器对SOF消耗MAP,得到催化器对SOF的去除速率;并根据捕集器的初始捕集率及获取的上一周期的颗粒物总载量,确定颗粒补集器的捕集率;根据固态SOF原始排放速率、催化器对SOF的去除速率及颗粒补集器的捕集率确定沉积速率;根据获取的SOF中各类污染物的热解速率、上一周期的各类污染物的载量、沉积速率及预设的各类污染物占比,确定SOF总载量;将SOF总载量与预获取的烟灰载量相加,得到本周期的颗粒物总载量。本申请的方法,增加了确定的颗粒物载量的准确性。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颗粒捕集器中颗粒物载量确定方法、装置及设备。
背景技术
发动机在运行过程中,由于燃油本身自带杂质或燃油燃烧不充分,导致燃油燃烧产生的产物不只含有气体,还含有颗粒物。这些颗粒物中包含可溶性有机物(SOF,solventorganic fraction)和烟灰(soot),这些颗粒物中的一部分会留在颗粒捕集器(DPF,DieselParticulate Filter)中,从而导致发动机的油耗增加。
目前,现有技术中可以通过烟度计测量烟灰的量,再通过烟灰的量推算沉积的可溶性有机物的量,从而估计对颗粒捕集器中沉积的颗粒物总量,以推断汽车是否需要主动再生操作。
但是,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如下技术问题:通过烟灰的载量推算可溶有机物的含量不够准确,通常会高估颗粒物载量,导致提前判定需要主动再生,提高汽车用户的使用成本。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颗粒捕集器中颗粒物载量确定方法、装置及设备,用以解决可溶有机物的含量不够准确,导致高估颗粒物载量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颗粒捕集器中颗粒物载量确定方法,包括:
获取发动机的固态可溶性有机物SOF原始排放速率;获取催化器的温度以及催化器的气流量,并将催化器的温度以及催化器的气流量输入至预设的催化器对SOF消耗脉谱MAP,得到催化器对SOF的去除速率;获取上一周期确定的颗粒物总载量,并根据预设的颗粒捕集器的初始捕集率及上一周期确定的颗粒物总载量,确定颗粒捕集器对SOF的捕集率;根据固态SOF原始排放速率、催化器对SOF的去除速率以及颗粒捕集器对SOF的捕集率,确定第一沉积速率,其中,第一沉积速率为本周期内SOF在颗粒捕集器内的沉积速率;获取SOF中各类污染物的热解反应速率,以及上一周期确定的各类污染物的载量,根据SOF中各类污染物的热解反应速率、上一周期确定的各类污染物的载量、第一沉积速率及预设的SOF中各类污染物占比,确定SOF总载量;将SOF总载量与预获取的烟灰载量相加,得到本周期的颗粒物总载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将催化器的温度以及催化器的气流量输入至预设的催化器对SOF消耗脉谱MAP,得到催化器对SOF的去除速率,包括:将催化器的温度和催化器的气流量输入至预设的SOF被动再生速率MAP,得到催化器对SOF的被动再生速率;将催化器的温度和催化器的气流量输入至预设的SOF热解速率MAP,得到催化器对SOF的热解速率;将催化器的温度和催化器的气流量输入至预设的SOF捕集速率MAP,得到催化器对SOF的捕集速率;将被动再生速率、热解速率及捕集速率相加,得到催化器对SOF的去除速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根据固态SOF原始排放速率、催化器对SOF的去除速率以及颗粒捕集器对SOF的捕集率,确定第一沉积速率,采用的计算公式如下:
D=(E-Ca)Ch
其中,D为第一沉积速率,E为固态SOF原始排放速率,Ca为催化器对SOF的去除速率,Ch为颗粒捕集器对SOF的捕集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9930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