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LED芯片、LED芯片封装模组和显示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0499543.7 | 申请日: | 2020-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8346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9 |
发明(设计)人: | 刘士伟;徐瑾;阙珍妮;王水杰;张中英;曾合加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三安光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33/14 | 分类号: | H01L33/14;H01L33/20;H01L33/22;H01L33/46;H01L33/62;H01L25/07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1100 福建省厦门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led 芯片 封装 模组 显示装置 | ||
LED芯片、LED芯片封装模组和显示装置。所述LED芯片包括:衬底;第一台面结构和第二台面结构;至少一个跨接电流阻挡块,所述跨接电流阻挡块覆盖所述第一台面结构的部分上表面和部分侧面,并覆盖所述第一台面结构和第二台面结构之间的部分凹槽;跨接导电块,所述跨接导电块的个数与所述跨接电流阻挡块的个数相同,所述跨接导电块主体部分位于所述跨接电流阻挡块上,所述跨接导电块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一台面结构的顶层,所述跨接导电块的第二端电连接所述第二台面结构的底层;第一导电垫和第二导电垫;所述跨接导电块的俯视投影与所述第一导电垫和第二导电垫的俯视投影没有重叠部分。所述LED芯片可靠性提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LED领域,尤其涉及一种LED芯片、LED芯片封装模组和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LED(发光二极管)具有成本低、光效高、节能环保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照明、可见光通信及发光显示等场景。
LED的其中一个发展方向是向小型化和微型化发展,LED微缩后形成毫米级甚至微米级间距的阵列,能够达到超高的分辨率,从而可以更加广泛的用于信息显示等领域。由于相对于液晶显示(LCD)及有机发光显示(OLED)而言,LED具备发光寿命长、亮度高、体积轻薄、功耗低、像素密度高等优势,成为了以高真实度、互动与个性化显示为主要特点的第三代显示技术的代表之一。
目前,在LED芯片往微缩方向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其中一个问题是可靠性问题,即业界共同面临着需要优化相应的LED芯片结构以提高产品可靠性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LED芯片、LED芯片封装模组和显示装置,以提高产品可靠性。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LED芯片,包括:衬底;第一台面结构,所述第一台面结构位于所述衬底上;第二台面结构,所述第二台面结构位于所述衬底上;至少一个跨接电流阻挡块,所述跨接电流阻挡块覆盖所述第一台面结构的部分上表面和部分侧面,并覆盖所述第一台面结构和第二台面结构之间的部分凹槽;跨接导电块,所述跨接导电块的个数与所述跨接电流阻挡块的个数相同,所述跨接导电块主体部分位于所述跨接电流阻挡块上,所述跨接导电块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一台面结构的顶层,所述跨接导电块的第二端电连接所述第二台面结构的底层;第一导电垫,所述第一导电垫位于所述第一台面结构上方;第二导电垫,所述第二导电垫位于所述第二台面结构上方;所述跨接导电块的俯视投影与所述第一导电垫和第二导电垫的俯视投影没有重叠部分。
可选的,所述跨接导电块为两个,两个所述跨接导电块的俯视投影对称,所述第一导电垫俯视投影的一部分夹在两个所述跨接导电块之间。
可选的,所述第二导电垫俯视投影的一部分夹在两个所述跨接导电块之间,所述第一导电垫的俯视形状和第二导电垫的俯视形状基本对称。
可选的,所述跨接导电块的俯视投影具有指部、结部和钝部,所述结部跨过所述凹槽,所述指部的外端为所述第一端,所述钝部的外端为所述第二端;所述结部落在所述跨接电流阻挡块的俯视投影内;所述结部的宽度大于所述指部的宽度。
可选的,所述跨接导电块的俯视投影具有第一指部、结部和第二指部,所述结部跨过所述凹槽,所述第一指部的外端为所述第一端,所述第二指部的外端为所述第二端;所述结部落在所述跨接电流阻挡块的俯视投影内;所述结部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指部的宽度,所述结部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指部的宽度。
可选的,所述结部的平分线与所述第一指部的平分线重合于第一直线,所述第二指部的平分线为第二直线,所述第一直线平行于所述第二直线,所述第二指部连接所述结部的外拐角;或者,所述结部的平分线与所述第二指部的平分线重合于第一直线,所述第一指部的平分线为第二直线,所述第一直线平行于所述第二直线,所述第一指部连接所述结部的内拐角。
可选的,所述跨接电流阻挡块的俯视投影具有头部和尾部;在俯视投影上,所述结部落在所述头部内,所述第一指部位于所述尾部内,所述头部的宽度是所述尾部宽度的1.5倍以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三安光电有限公司,未经厦门三安光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9954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船舶总段建造合拢工艺方法
- 下一篇:一种新型磁悬浮双球体轴承风能发电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