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力调峰辅助服务费用按责分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500614.0 | 申请日: | 2022-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9225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6 |
发明(设计)人: | 张忠;刘玥;李宇垚;刘轩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Q30/02 | 分类号: | G06Q30/02;G06Q10/06;G06Q50/06 |
代理公司: | 大连至诚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21242 | 代理人: | 杨威;丁莉丽 |
地址: | 116024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力 辅助 服务 费用 分摊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调峰辅助服务费用按责分摊方法,包括:读取区域电力系统内的责任主体的功率曲线;计算责任主体的功率曲线的标准差;计算区域电力系统的净负荷功率曲线的标准差;计算责任主体的功率曲线与区域电力系统的净负荷功率曲线之间的相关性因子;获取调峰费用分摊的权重因子;完成调峰费用分摊。本发明提供了考虑子区域负荷主体和新能源电站作为责任主体参与的调峰费用分摊机制,通过对负荷功率曲线的波动性和相关性的研究,确定调峰辅助服务的责任主体,由此激励各辅助服务责任主体采取措施,降低自身功率波动性,从而减少区域电力系统的总体辅助服务需求,降低区域电力系统净负荷曲线的波动性,增加电网运行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市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力调峰辅助服务费用按责分摊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电源结构与电网运行特征正在发生深刻的变革。新能源发电在电源侧的比重将越来越大,该趋势增加了电网运行功率平衡难度,提高了调频、备用等辅助服务需求,电源侧的辅助服务资源已难以满足新形势下电网调峰、备用等需求。当前,调峰问题是问题比较突出的辅助服务类型之一,由于国内电力市场体系尚不健全,且新能源发电具有不确定性,增加了系统的调峰压力,以吉林电网为例,其新能源发电占比较大,系统调峰矛盾突出,受电煤紧张、外送交易、新能源发电的不确定性等因素影响,吉林电网局部时段存在“低谷过剩、高峰偏紧”的两难局面。
不同于国外的电网辅助服务市场发展较早,相对成熟的发展背景,我国电网辅助服务市场的发展较晚,伴随着我国电力体制改革的逐步推进,我国电力辅助服务的发展基本上经历了无偿提供、计划补偿和市场化探索三个主要阶段。无偿提供和计划补偿阶段,补偿力度都较低,难以协调各方利益,随着新能源大规模并网,由于新能源电站对区域电力系统的净负荷功率曲线的波动性较大,导致传统电力系统调节手段不足的问题越来越突出,但是区域电力系统内的各责任主体,包括区域负荷主体和新能源电站的辅助服务费用仍然沿用传统的按电量分摊的策略,在这种策略下,难以准确反应调峰的责任主体,导致用户移峰填谷的积极性、辅助服务市场的公平性均不高,使得辅助服务市场的公平性遭到破坏,系统调峰矛盾严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力调峰辅助服务费用按责分摊方法,以克服上述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电力调峰辅助服务费用按责分摊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读取区域电力系统内的责任主体的功率曲线,以获取区域电力系统的净负荷功率曲线,所述责任主体包括若干子区域负荷主体和若干新能源电站;
S2,计算所述责任主体的功率曲线的标准差,以表征所述责任主体的功率曲线的波动性;
S3,计算所述区域电力系统的净负荷功率曲线的标准差,以表征所述区域电力系统的净负荷功率曲线的波动性;
S4,计算所述责任主体的功率曲线与区域电力系统的净负荷功率曲线之间的相关性因子,以获取所述责任主体的功率曲线与所述区域电力系统的净负荷功率曲线之间的相关性;
S5,根据所述责任主体的功率曲线的标准差、所述区域电力系统的净负荷功率曲线的标准差和所述责任主体的功率曲线与区域电力系统的净负荷功率曲线之间的相关性因子,获取调峰费用分摊的权重因子;
S6,根据所述权重因子计算所述责任主体应支付的辅助调峰费用,完成调峰费用分摊。
进一步的,所述S2中责任主体的功率曲线的标准差计算如下:
式中,
Si为第i个责任主体i的功率曲线的标准差;
Pi,t为第i个责任主体i在功率曲线中的t时刻的功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理工大学,未经大连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0061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环保垃圾箱
- 下一篇:无人机用具有自动储能转动的防坠毁螺旋桨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