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数据可视化场景下的颜色分等级渲染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210503339.8 | 申请日: | 2022-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1258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5 |
发明(设计)人: | 陈鹏;王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比智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T11/00 | 分类号: | G06T11/00;G06F16/901 |
代理公司: | 北京云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83 | 代理人: | 张飙 |
地址: | 311121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数据 可视化 场景 颜色 分等级 渲染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数据可视化场景下的颜色分等级渲染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通过调色板预置若干不同场景颜色;S2.颜色分级处理,通过颜色分级算法对颜色实现量化分级后进行应用;颜色分级处理包括进行颜色重建和颜色量化分级;S3.可视化系统根据数据变化使用调色板中对应的颜色进行可视化展示。在数据可视化系统的颜色应用上,本发明增加了颜色分级的处理逻辑,颜色分级处理包含了颜色重建和颜色量化分级两个步骤,通过一定的算法对颜色实现量化分级后进行应用,可以弥补无法通过颜色分级显示的缺点,而且可以针对不同等级的视觉效果计算出适合当前等级的最优颜色策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及网络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数据可视化场景下的颜色分等级渲染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数据的产生速度变得越来越快,大量的数据被搜集和存储。这些海量的数据必须通过系统的处理和分析,才能挖掘出其中蕴含的潜在价值。数据可视化借助图形化手段,利用各类图表进行复杂数据的可视化展示,可以清晰有效的传达与沟通信息,让数据的表达更加直观、易于理解,提高了数据沟通的效率。
当今世界已跨入了互联网大数据时代,大数据正深刻改变着人们的思维、生产和生活方式。而数据可视化已成为大数据时代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和工具。数据可视化已经成了科学可视化领域与信息可视化领域的统一,涉及数据分析、图形学、可视化、设计学等多个专业领域。同时,大数据本身的新特点也对数据可视化提出了更为迫切的需求与更加严峻的挑战。
目前诞生了诸多的数据可视化系统,通过对大数据进行采集、清洗、分析,将数据可视化,给人以直观的视觉感受,而在可视化系统的构建中对于颜色的使用无疑是一个及其重要的手段,通过颜色的变化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也可以通过颜色来反应不同的异常情况,还有通过颜色来传达不同的信息,实现了所见即所得。
目前基于现有的各种数据可视化系统,虽然可以通过不同颜色产生各种视觉效果,给人以感知和判断,例如,在地图上通过不同的颜色区分不同的地形,股市中通过红色绿色区分股票的涨跌等等。但是在目前的可视化系统中,视觉效果相对固定,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中的可视化系统颜色应用大多是设置为基础层和展示层,基础层为预置不同场景颜色的调色板,展示层使用调色板中的颜色,使得可视化系统发生视觉变化,常规的可视化系统在视觉的变化上,对于颜色的使用,一般是在需要产生视觉变化时根据当前场景选择不同预置颜色直接使用。例如,在空气质量可视化设备中,对于某一时刻的PM2.5浓度,可能设定小于10微克为正常值,大于20微克为预警值,大于30微克为告警值,不同的告警状态对于不同的可视化颜色表现,分别设定绿色、橙色、粉色、红色几种对应不同等级的颜色,在检测到相应浓度数值时根据不同等级的数值划分范围调配到相应的颜色显示。缺点在于视觉效果相对固定,颜色变化并不能根据策略提供量化分级效果,对于不同等级的视觉效果无法计算出适合当前等级的最优颜色策略。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目前可视化系统展示视觉效果单调、不灵活,无法对同类视觉效果进行颜色分等级展示的缺点,提供一种能够获取最优颜色的计算方法,能够实现可视化颜色最优化策略,有效提高客户视觉体验。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数据可视化场景下的颜色分等级渲染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通过调色板预置若干不同场景颜色;
S2.颜色重建,将可视化的每一个像素映射为调色板中最接近的一种颜色;
S3.颜色量化分级,将实际数据集合内的数据通过量化计算得到量化分级后的颜色集合;
S4.可视化系统根据数据变化使用量化分级后的颜色集合进行可视化展示,使得不同的数据通过策略计算生成对应的最优颜色。
进一步,重建算法思路为:对可视化部分中的每一个像素,遍历调色板,找出与其颜色相似度最高的颜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比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比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0333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