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分子检测的分子载体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505246.9 | 申请日: | 2022-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7364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9 |
发明(设计)人: | 王育鹏;魏竹钰;刘中玉;王娴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农业大学;合肥中科艾迪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G41/00 | 分类号: | C01G41/00;B82Y40/00;G01N33/00 |
代理公司: | 合肥律众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47 | 代理人: | 殷娟 |
地址: | 230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分子 检测 载体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用于分子检测的分子载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选取基础材料,基础材料包括介孔二氧化硅、改性钨酸钆钠纳米棒和内容物;
S2:将基础材料进行混合,然后加入相容剂、引发剂、生物亲和剂,投入单螺杆造粒机挤出造粒,然后加入发泡剂投入双螺杆挤出机挤压成型;
S3:成型后进入高压室,高压空气控制在10-13倍的大气压,持续30-40min后迅速减压1-2min至常压获得基体,然后将内容物投入离心机甩出渗入基体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分子检测的分子载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介孔二氧化硅、改性钨酸钆钠纳米棒、内容物、相容剂、引发剂、生物亲和剂、发泡剂的重量份数分别为:介孔二氧化硅60-70份、改性钨酸钆钠纳米棒30-40份、内容物20-30份、相容剂3-4份、引发剂3-4份、发泡剂2-4份、生物亲和剂2-3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分子检测的分子载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容物为活性酶内容物,所述引发剂为丙烯酸,所述比重剂为轻质碳酸钙,所述生物亲和剂为甲壳素。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分子检测的分子载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钨酸钆钠纳米棒的制备方法为:
A1:将油酸、十八烯和GdCl3·6H2O粉末混合,通氩气后升温至150-160℃搅拌,获得淡黄色澄清液,然后停止加热使体系自然降至室温;
A2:缓慢滴加含Na2WO4·2H2O的氨水溶液,在室温下密封搅拌,溶液呈黄白色;
A3:通氩气,40-60℃保持50-80min后,在80-85℃下保持60-70min,然后在110-130℃下保持50-60min除去氨水,除完之后,接好冷凝管,体系升温至260-280℃,并保持40-50min,然后自然降至室温;
A4:离心后丢弃上液,然后加入环己烷并超声分散,再加入酒精,超声分散,离心收集后丢弃上液,得到钨酸钆钠纳米棒的环己烷溶液,经提取即得到钨酸钆钠纳米棒;
A5:将钨酸钆钠纳米棒的环己烷溶液加入到去离子水中,然后滴加浓盐酸,密封搅拌,钨酸钆钠纳米棒便从上层的环己烷转移到去离子水中;离心收集,用去离子水清洗并超声分散、干燥,得到改性后的钨酸钆钠纳米棒。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分子检测的分子载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单螺杆造粒机的各分区温度为:一区150-170℃,二区160-175℃,三区180-190℃,四区190-200℃;所述双螺杆挤出机的各分区温度一区180-190℃,二区185-195℃,三区190-200℃,四区190-2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农业大学;合肥中科艾迪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农业大学;合肥中科艾迪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05246.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