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移动端的对多张人像进行融合的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0505296.7 | 申请日: | 2022-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8256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9 |
发明(设计)人: | 袁佳升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光锥元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V40/16 | 分类号: | G06V40/16;G06V10/26;G06V10/80;G06V10/82;G06N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细软智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471 | 代理人: | 刘晓丹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东郊工业***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移动 人像 进行 融合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移动端的对多张人像进行融合的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接收多个输入图像,对每个输入图像分别进行人脸识别,确定输入图像中的人脸位置以及人脸边框信息;根据人脸位置及人脸边框信息对输入图像进行裁剪,得到目标人脸的裁剪图像,根据裁剪图像得到每个输入图像的人脸图像;将通过多个输入图像得到的人脸图像以预设的人脸混合参数进行融合,得到人脸混合结果图。本发明能够将人像的五官特征自然融入到另一张图片风格中,同时还提供了自定义调参功能,支持对该效果的年龄梯度变化、性别倾向、五官特征倾向与风格模式进行自由组合调参,从而在最大程度上优化图片整体的融合效果,符合用户对于此场景下生成不同融合结果的需要。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图像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移动端的对多张人像进行融合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将两张不同风格的人像图片进行融合的细分场景下,用户对合成结果的处理速度、风格效果、支持自定义的程度有了越来越高的追求。
现有的提供人像图片融合功能的图片编辑类应用当中,一方面生成的风格效果较为生硬不自然,无法将其中一张图片的五官特征与另一张图片的风格效果进行自然融合;另一方面,此类应用在生成结果后,大多不支持进行后续的自定义调参操作,使得用户无法针对合成结果中效果不佳的部分,如年龄梯度、性别倾向、风格模式等参数方面进行较为灵活的后续调整。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移动端的对多张人像进行融合的方法及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多张图像不能自然融合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移动端的对多张人像进行融合的方法,包括:
接收多个输入图像,对每个输入图像分别进行人脸识别,确定所述输入图像中的人脸位置以及人脸边框信息;
根据所述人脸位置及人脸边框信息对所述输入图像进行裁剪,得到目标人脸的裁剪图像,根据所述裁剪图像得到每个输入图像的人脸图像;
将通过多个输入图像得到的人脸图像以预设的人脸混合参数进行融合,得到人脸混合结果图。
进一步的,若所述输入图像中仅识别到一张人脸,则将所述人脸确定为目标人脸;
若所述输入图像中识别到多张人脸,则根据预设选择操作,将选择的人脸确定为目标人脸。
进一步的,所述若所述输入图像中识别到多张人脸,则根据预设选择操作,将选择的人脸确定为目标人脸,包括:
若所述输入图像中识别到多张人脸,则将多张人脸框选出来;
接收用户通过触摸点选的选择信号,选择用于后续流程的人脸,将选择用于后续流程的人脸确定为目标人脸。
进一步的,所述将通过多个输入图像得到的人脸图像以预设的人脸混合参数进行融合,得到人脸混合结果图,包括:
构建人脸混合模型;
所述人脸混合模型接收多个人脸图像,结合多个人脸图像及人脸混合参数对多个人脸图像进行融合,生成人脸混合结果图。
进一步的,通过多个调节器调节用于人脸混合时的人脸混合参数;所述人脸混合参数包括年龄梯度、性别倾向。
进一步的,所述根据所述裁剪图像得到每个输入图像的人脸图像,包括:
构建人像分割模型;
将所述裁剪图像输入到所述人像分割模型,输出人像掩膜图像;其中所述人像掩膜图像的像素值范围为0~1,所述像素值用于表示该像素属于人像的置信度;
根据所述人像掩膜图像得到人脸图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光锥元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光锥元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0529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