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养生参茶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505634.7 | 申请日: | 2022-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4764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5 |
发明(设计)人: | 戴军;刘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云梯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F3/34 | 分类号: | A23F3/34;A61K36/9068;A61K9/16;A61K47/46;A61K47/26;A61P1/14;A61P15/00;A61P2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600 上海市松江区泖***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养生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A23F3/00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养生参茶及其制备方法;一种养生参茶,按重量份计,其制备原料包括:红糖5‑10份、蜂蜜3‑8份、生姜5‑10份、红枣8‑15份、红参8‑15份、人参20‑30份、玫瑰花10‑20份、薏苡仁8‑15份、黄精8‑15份、枸杞子6‑12份、山药8‑15份、蒲公英3‑8份。通过本发明提供的养生参茶具有补血益气,散寒暖身,暖脾健胃,活血舒筋,化瘀生新的功效,可以促进身体的血液循环,改善体寒,宫寒等寒症,改善身体亚健康状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A23F3/00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养生参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专利申请号为CN201711281617.5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姜参茶的制备方法,采用了提取姜精油及其他原料的有效成分制备姜参茶,用于改善身体延缓衰老、强心、抗疲劳的作用,但对于改善身体补血益气、散寒暖身、暖脾健胃、活血舒筋、化瘀生新的功效,并促进身体的血液循环、改善体寒、宫寒等寒症的问题并没有进行改善和解决,因此提供一种能改善身体亚健康的养生参茶是目前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面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养生参茶,按重量份计,其制备原料包括:红糖5-10份、蜂蜜3-8份、生姜5-10份、红枣8-15份、红参8-15份、人参20-30份、玫瑰花10-20份、薏苡仁8-15份、黄精8-15份、枸杞子6-12份、山药8-15份、蒲公英3-8份。
优选地,按重量份计,其制备原料包括:红糖6-9份、蜂蜜4-7份、生姜6-9份、红枣9-13份、红参9-13份、人参22-28份、玫瑰花12-18份、薏苡仁10-14份、黄精9-13份、枸杞子7-11份、山药9-13份、蒲公英4-7份。
优选地,所述红参、人参、黄精、枸杞子的重量比为1:(2-2.8):1:(0.7-1)。
进一步地,所述红参、人参、黄精、枸杞子的重量比为1:2.5:1:0.9。
本申请人在实验中意外发现,当红参、人参、黄精、枸杞子的重量比为1:(2-2.8):1:(0.7-1)时,特别是红参、人参、黄精、枸杞子的重量比为1:2.5:1:0.9时,制备得到的养生参茶的作用效果是好的,对身体能可以产生有效的促进血液循环、进行补元气、散寒暖身、改善体寒、暖脾健胃的功效。
为了改善身体活血舒筋、化瘀生新、体寒,宫寒等寒症,申请人发现将生姜5-10份、红枣8-15份、玫瑰花10-20份、薏苡仁8-15份、山药8-15份、蒲公英3-8份与红参8-15份、人参20-30份、黄精8-15份、枸杞子6-12份配合使用后,能增强参茶对改善身体活血舒筋、化瘀生新、体寒,宫寒等寒症的效果。
一种养生参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生姜、红枣、红参、人参、玫瑰花、薏苡仁、黄精、枸杞子、山药、蒲公英进行粉碎、干燥、研磨;
S2.将研磨后的红参、人参、黄精、枸杞子加入到乙醇的水溶液中进行浸泡,并过滤得到混合物a;
S3.将研磨后的生姜、红枣、玫瑰花、薏苡仁、山药、蒲公英加入到水中进行浸泡后过滤的得到混合物b;
S4.将混合物a和混合物b进行煎煮、过滤得到混合物c;
S5.将红糖、蜂蜜、混合物c加入到纯化水中进行混合搅拌均匀后、制粒、干燥、整粒﹑分筛后得到养生参茶。
优选地,所述S1中红参、人参、黄精、枸杞子进行研磨后过20-40目的筛网,选取筛选后的研磨物料进行使用。
优选地,所述S1中生姜、红枣、玫瑰花、薏苡仁、山药、蒲公英进行研磨后过5-20目的筛网,选取筛选后的研磨物料进行使用。
优选地,所述S2中乙醇的水溶液中乙醇的体积分数为50%-7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云梯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云梯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0563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