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显示驱动电路和其补偿亮度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505756.6 | 申请日: | 2022-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5861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5 |
发明(设计)人: | 彭俊杰;赵健富;简民峰;杨智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G3/32 | 分类号: | G09G3/3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徐协成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竹***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显示 驱动 电路 补偿 亮度 方法 | ||
一种显示驱动电路和其补偿亮度的方法,用于控制显示面板。该显示驱动电路包含存储器和处理器。显示面板包含形成多个分区的多个像素电路。每个分区包含多个像素电路的一部分像素电路。存储器用于存储多个分区的多个补偿数据。处理器用于读取多个补偿数据以分别补偿多个分区的亮度,不同补偿数据代表的电压修正量正相关于不同分区的电压降。处理器还用于依据多个像素电路的灰阶值计算全域负载;依据多个分区的第一分区的部分像素电路的灰阶值计算局部负载;依据全域负载和局部负载,将第一分区接收的控制信号的原始斜率调整为调整后的斜率,以控制第一分区的发光时间长度。
技术领域
本揭示文件涉及显示装置的亮度控制技术,尤其涉及一种能避免亮度错误补偿的显示驱动电路和其补偿亮度的方法。
背景技术
次毫米发光二极管(Mini Light-Emitting Diode)指晶粒尺寸约在100微米的发光二极管,而微发光二极管(Micro Light-Emitting Diode)是晶粒尺寸在50微米以下的发光二极管。次毫米发光二极管和微发光二极管应用于显示器时,因其发光时驱动电流较大,导致系统阻抗产生的电压降(IR drop)较大,使得驱动电流在不同的像素之间会有差异进而使得显示器的发光亮度不均匀。
传统的显示面板出厂前的亮度测试和校正过程会将补偿数据写入存储器,以补偿显示面板因电压降而可能出现的亮度不均匀现象。然而,随着显示面板发光时整体所抽取的电流大小不同,不同区块的电压降也会随之变化。因此,出厂时已固定的补偿数据可能会造成过补偿或补偿不足的现象,亦即显示面板某些区块亮度过亮或某些区块过暗。
发明内容
本揭示文件提供一种显示驱动电路,其用于控制显示面板。显示面板包含形成多个分区的多个像素电路。每个分区包含多个像素电路一部分像素电路。显示驱动电路包含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用于存储多个分区的多个补偿数据。处理器用于读取多个补偿数据以分别补偿多个分区的亮度,且不同补偿数据代表的电压修正量正相关于不同分区的电压降。其中处理器还用于依据多个像素电路的灰阶值计算全域负载;依据多个分区中的第一分区的部分像素电路的灰阶值计算局部负载;依据全域负载和局部负载,将第一分区接收的控制信号的原始斜率调整为调整后的斜率,以控制第一分区的发光时间长度。
本揭示文件提供一种补偿亮度的方法,其适用于显示驱动电路。其中显示驱动电路用于控制显示面板。显示面板包含形成多个分区的多个像素电路。每个分区包含多个像素电路的一部分像素电路。显示驱动电路还用于存取多个补偿数据以分别补偿多个分区的亮度。不同补偿数据代表的电压修正量正相关于不同分区的电压降,该方法包含依据多个像素的灰阶值计算全域负载;依据多个分区中的第一分区的部分像素电路的灰阶值计算局部负载;依据全域负载和局部负载自查找表获取第一分区的现在负载电流和最重负载电流;依据现在负载电流和最重负载电流计算负载电流差值;依据负载电流差值,将第一分区接收的控制信号的原始斜率调整为调整后的斜率,以控制第一分区的发光时间长度。
本揭示文件提供一种补偿亮度的方法,其适用于显示驱动电路。其中显示驱动电路用于控制显示面板。显示面板包含形成多个分区的多个像素电路。每个分区包含多个像素电路的一部分像素电路。显示驱动电路还用于存取多个补偿数据以分别补偿多个分区的亮度。不同补偿数据代表的电压修正量正相关于不同分区的电压降,该方法包含依据多个像素的灰阶值计算全域负载;依据多个分区中的第一分区的部分像素电路的灰阶值计算局部负载;依据全域负载和局部负载自查找表获取第一分区的现在负载电流和最重负载电流;依据现在负载电流和最重负载电流计算负载电流差值;依据负载电流差值,将第一分区接收的控制信号的原始频率调整为调整后的频率,以控制第一分区的发光时间长度。
附图说明
图1A为依据本揭示文件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简化后的功能方块图。
图1B为依据本揭示文件一实施例的像素电路简化后的电路示意图。
图2为依据本揭示文件一实施例的显示驱动电路的简化后的功能方块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0575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自动喷涂装置
- 下一篇:一种冷媒压缩机用滑阀双向密封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