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像素驱动电路、方法以及显示面板有效
申请号: | 202210506674.3 | 申请日: | 2022-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4413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30 |
发明(设计)人: | 周仁杰;康报虹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G3/3208 | 分类号: | G09G3/32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夏泰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62 | 代理人: | 刘敏 |
地址: | 518108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石岩街道石龙社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像素 驱动 电路 方法 以及 显示 面板 | ||
本申请涉及一种像素驱动电路、方法以及显示面板,该像素驱动电路,在某一子发光电路对显示单元进行驱动,且该子发光电路的阈值电压发生变化,导致通过显示单元的电流超过阈值时,切换对显示单元进行供电的子发光电路,以使得另一子发光电路对显示单元进行供电,为显示单元提供稳定的不超过阈值的电流,避免了在某一子发光电路对显示单元进行供电,出现阈值电压波动时,持续通过阈值电压存在波动的子发光电路对显示单元进行供电,持续对显示单元造成不良影响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面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像素驱动电路、方法以及显示装置面板。
背景技术
随着相关技术的发展,显示技术由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 lDisplay,LCD)发展到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在由LED发展到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OrganicLight-Emitting Diode,OLED),OLED显示装置具有自发光、结构简单、超轻薄、响应速度快、宽视角、低功耗及可实现柔性显示等特性,因此被广泛应用于显示领域。
相关技术中,OLED一般由发光电路对OLED进行电流驱动控制,当发光电路上的薄膜晶体管(Thin film transistor,TFT)长时间工作的时候,或者在其他环境下工作的时候,TFT的特性发生变化,导致阈值电压发生变化,漏电流发生变化,导致驱动电流传输的电流出现波动,导致对OLED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如何减少通过OLED的电流波动,进而减少对OLED造成的不良影响成了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像素驱动电路、方法以及显示装置面板,以解决相关技术中,通过显示单元的电流增加,导致对显示单元造成不良影响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像素驱动电路,所述像素驱动电路包括:发光电路、控制电路,所述发光电路包括至少两个子发光电路,所述发光电路与显示单元连接,用于通过任一所述子发光电路对所述显示单元进行供电;所述控制电路分别与所述发光电路和所述显示单元连接;所述控制电路用于在所述发光电路通过任一所述子发光电路对所述显示单元进行供电时,对通过所述显示单元的电流进行检测;当通过所述显示单元的电流超过阈值时,所述控制电路切换对所述显示单元进行供电的所述子发光电路。
可选地,每个所述子发光电路上设置有第一薄膜晶体管,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的控制端与所述控制电路连接,用于根据所述控制电路传输的控制信号导通或截止所述子发光电路,以切换对所述显示单元进行供电的所述子发光电路。
可选地,所述控制电路包括:触发器、对地电阻、比较器,所述对地电阻与所述显示单元连接,所述比较器的输入端分别与所述对地电阻和参考电压端连接,所述触发器的输入端与所述比较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触发器的输出端与所述发光电路连接;所述比较器用于将所述对地电阻的电压与所述参考电压进行比较,当所述对地电阻的电压超过参考电压时,所述比较器输出第一比较信号,以控制所述触发器触发切换对所述显示单元进行供电的所述子发光电路。
可选地,所述触发器包括至少两个输出端,所述触发器的输出端与所述子发光电路一一对应连接,且所述触发器通过一个输出端输出控制信号;当通过所述显示单元的电流超过阈值时,所述触发器切换输出所述控制信号的输入端,以切换对所述显示单元进行供电的所述子发光电路。
可选地,每个所述子发光电路上设置有第二薄膜晶体管,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控制端接入数据信号电路,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的第二端与所述显示单元连接;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用于根据所述数据信号电路传输的数据信号导通所述子发光电路。
可选地,所述数据信号电路上设置有第三薄膜晶体管,所述第三薄膜晶体管的控制端接入扫描信号,用于根据所述扫描信号导通或截止所述数据信号电路。
可选地,所述控制电路与所述显示单元的阳极连接,以对通过所述显示单元的电流进行检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科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惠科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0667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