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低损耗离心风机用叶轮组件及其风机在审
申请号: | 202210507408.2 | 申请日: | 2022-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3831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2 |
发明(设计)人: | 顾鉴;顾炜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尚扬通风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9/28 | 分类号: | F04D29/28;F04D29/30;F04D29/44;F04D29/6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23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损耗 离心 风机 叶轮 组件 及其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损耗离心风机用叶轮组件及其风机,涉及通风设备,旨在解决气体回流到离心风机以及气流震动的情况在设备运行过程中规律性出现,使设备产生振动,引发喘振现象,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前盖板、后盖板以及位于前盖板和后盖板之间的若干后向叶片,后向叶片为圆弧结构,后向叶片的弧形凸面上设有若干沿后向叶片弧长方向设置的鳍部,鳍部用于抑制湍流猝发。本发明设置消音填充颗粒,能对风机的进风口和出风口进行降噪,降低离心风机运行的噪音,并且结合叶轮组件中后向叶片表面形成的鳍部,能抑制离心风机的喘振现象,同时消除气流回流的现象,提高离心风机的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风设备,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低损耗离心风机用叶轮组件及其风机。
背景技术
离心风机是依靠输入的机械能,提高气体压力并排送气体的机械,它是一种从动的流体机械。离心风机广泛用于工厂、矿井、隧道、冷却塔、车辆、船舶和建筑物的通风、排尘和冷却以及锅炉和工业炉窑的通风和引风;空气调节设备和家用电器设备中的冷却和通风;谷物的烘干和选送;风洞风源和气垫船的充气和推进等。
离心风机是根据动能转换为势能的原理,利用高速旋转的叶轮将气体加速,然后减速、改变流向,使动能转换成势能(压力),离心风机在运行过程中,由于流量不断发生变化,导致叶栅气流中的流量也随之逐渐产生了变化,在其降到最低限度Qmin时,将会产生分离,并且顺着叶轮转动的方向进行移动。离心风机输出端口的压力会出现即时性的变化。到管网时因为没有立刻减小作用力,与输出位置的力相比,从而对管网中的作用力有着一定的影响,导致管网中的气体回流到离心风机中,因为低频高幅的振动形式,同时还有气流震动的情况在设备运行过程中规律性出现,从而极易产生较大的声响,导致设备产生振动,而使得其稳定性受到严重影响,进而引发喘振现象。
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损耗离心风机用叶轮组件及其风机。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低损耗离心风机用叶轮组件,包括前盖板、后盖板以及位于前盖板和后盖板之间的若干后向叶片,所述后向叶片为圆弧结构,所述后向叶片的弧形凸面上设有若干沿后向叶片弧长方向设置的鳍部,所述鳍部用于抑制湍流猝发。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向叶片的弧形凸面上设置的鳍部,由于鳍部沿后向叶片的弧长方向设置,在由前盖半、后盖板以及后向叶片组成的叶轮组件随着电机的驱动进行转动时,气流自前盖板轴心处的进口输入,在随着叶轮组件的转动定向流动,由于后向叶片上均设置的鳍部,在气流形成并输送过程中,减少后向叶片在转动时受到的流动阻力,能抑制湍流的猝发,实现降低由流动产生的噪音并提高热交换率,使得叶轮组件在长期保持运行状态下时,能借助鳍部提高的热交换率,使后向叶片具备良好的耐热形变性能,进一步提高叶轮组件在长时间工作时的抗噪、降噪能力。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鳍部的厚度沿后向叶片的弧长方向自鳍部两端向其中部逐渐递增,所述鳍部的端部设有尖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鳍部的厚度从鳍部的两端向其中部逐渐增加,在后向叶片进行圆周运动时,能利用仿生学的原理,能有效控制气流在鳍部端处的流动分离并延迟吸力面的流动分离点,在电机初始运行进行升速的阶段,能有效延迟流动分离,提高升力并降低气动噪音。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尖部呈非对称状结构,所述尖部朝向后盖板的一边的弧长大于其朝向前盖板一边的弧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尖部呈现非对称的结构,且尖部的短边朝向前盖板方向,实现电机带动叶轮组件且气流在压强作用下自前盖板流向后向叶片之间形成气流时,能提高气流分离流动的顺畅性,进而减小叶轮组件在初始转动过程中产生湍流的情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尚扬通风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尚扬通风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0740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