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改性塑胶颗粒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510374.2 | 申请日: | 2022-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5637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16 |
发明(设计)人: | 龚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龚娟 |
主分类号: | B29B9/00 | 分类号: | B29B9/00;B29B9/14;B29B9/16;B29B1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性 塑胶 颗粒 制备 方法 | ||
将废旧橡胶颗粒加入到自来水中,经搅拌、洗涤、过滤,得到洁净的废旧橡胶颗粒;取经陶瓷膜浓缩的玻璃纤维研磨浓液,加入凹凸棒土、聚乙烯醇及洁净的废旧橡胶颗粒,经搅拌、蒸发、干燥及造粒,制得颗粒A;将废旧PVDF超滤膜进行切段,随后加入到次氯酸钠溶液中,浸泡后,取出、用自来水冲洗干净、晾干,加入到DMAC溶剂中,经搅拌至完全溶解,得到溶液B;将溶液B喷洒到颗粒A表面,制得复合颗粒C,静置、转移至去离子水中,静置后,经过滤、自然晾干,制得改性塑胶颗粒。所制备的改性塑胶颗粒,实现了玻璃纤维研磨液、废旧橡胶颗粒以及废旧PVDF超滤膜的资源化,具有耐磨性高、拉伸强度高、耐候性好、易于清洁、环保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涉及材料制备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改性塑胶颗粒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塑胶颗粒,具有良好的弹性、耐磨性、韧性等诸多优点,已被广泛应用于铺设塑胶跑道,部分废旧橡胶颗粒已被应用于制备塑胶跑道,实现了废旧橡胶资源的循环利用,但在施工及使用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塑胶颗粒脱粒、断裂等问题,进而需要耗费更多的人力成本和材料,进行修补,造成极大的浪费。许多研究者致力于研究改性塑胶颗粒,例如:CN114163599A报道了室内高温地垫专用高阻燃性聚氨酯塑胶颗粒及其制备方法;CN113831679A报道了一种高强度ABS塑胶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玻璃纤维研磨液是一类白色的含有二氧化硅、氧化铈及助剂的乳液,所含颗粒直径介于10-100nm,其COD值较低,可生化降解性能差,分离处理十分困难,通过陶瓷膜分离技术,进行浓缩处理,实现减量化,分离的浓液,通过絮凝、沉淀技术,进一步实现减量化,浓液经蒸发,最终转化为固废进行处理;PVDF材料是一种物理、化学性能优异的材料,所制备的PVDF超滤膜,在水处理领域有广泛的应用,但是使用若干年后的废旧PVDF超滤膜,通常有两种处理方式,一种是,废旧PVDF膜经过溶解,通过热致相或者溶剂相转移技术,制备再生膜,但其使用性能大大下降,回收利用价值较低;另一种是,作为固体废弃物,通过焚烧等方式进行处置,造成了资源浪费,由此,为废旧PVDF超滤膜寻找新型用途是十分必要的。
因此,将废旧橡胶颗粒、玻璃纤维研磨浓缩液以及废旧PVDF超滤膜,通过有效的制备方法,将三者结合,制得高耐候性、耐磨性、性能优异的改性塑胶颗粒,具有重要的环保意义和巨大的经济价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性塑胶颗粒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首先,向一反应釜中,倒入自来水,升温控制30oC-40oC,向反应釜中,加入粒径在1-3mm的废旧橡胶颗粒,经搅拌,洗涤除去废旧橡胶颗粒表面的灰尘及部分附着物,过滤得到洁净的废旧橡胶颗粒;其次,取玻璃纤维研磨液,经陶瓷膜过滤,所得玻璃纤维研磨浓液,向其中加入凹凸棒土、聚乙烯醇及洁净的废旧橡胶颗粒,经搅拌、蒸发、干燥及造粒,制得颗粒A;然后,将废旧PVDF超滤膜进行切段,随后加入到质量浓度为10%的次氯酸钠溶液中,浸泡后,取出、用自来水冲洗干净、晾干,加入到DMAC溶剂中,经搅拌至完全溶解,得到溶液B;最后,将溶液B喷洒到颗粒A表面,制得复合颗粒C,静置、转移至去离子水中,静置后,经过滤、自然晾干,制得改性塑胶颗粒。
本技术方案的原理如下:玻璃纤维研磨浓液,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硅、氧化铈以及助剂,颗粒粒径介于10-100nm,D90为52nm,通过聚乙烯醇的粘结作用,结合到洁净的废旧橡胶颗粒表面,凹凸棒土作为吸附剂和填充剂,与玻璃纤维研磨浓液结合,有效改善了洁净的废旧橡胶颗粒的表面结构;废旧PVDF超滤膜的切段短丝,经次氯酸钠浸泡,去除表面污染物,采用DMAC溶剂溶解,得到溶液B;含PVDF的DMAC溶液粘结到颗粒A表面,在去离子水中,溶剂DMAC通过相转移被去离子水置换,PVDF膜中形成多孔结构,晾干后,形成内层为洁净的废旧橡胶颗粒,中间层为玻璃纤维研磨浓液、凹凸棒土及聚乙烯醇,外层为多孔PVDF膜的改性塑胶颗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龚娟,未经龚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1037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