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采用非线性控制律控制斜板起调角度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513742.9 | 申请日: | 2022-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5235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5 |
发明(设计)人: | 刘建康;王彦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龙航国健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4D33/02 | 分类号: | B64D33/02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11 | 代理人: | 孙斌 |
地址: | 211100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采用 非线性 控制 斜板起调 角度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航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采用非线性控制律控制斜板起调角度的方法;通过计算机设定预设控制律,通过调节组件基于所述预设控制律调节斜板倾斜角度,该方法通过计算机采用非线性处理预设控制律,调节组件依据所述预设控制律控制起调斜板的角度,能够提高进气道内斜板的控制精度和响应速度,解决发动机静增压比值偏大,引起斜板起调角度过小的现象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航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采用非线性控制律控制斜板起调角度的方法。
背景技术
飞机进气道斜板调节系统为模拟式自动控制系统,由左、右两个相同而基本独立的系统组成,接收来自大气数据计算机的M≥1.4信号,按发动机压气机的静增压比调节斜板的转角。系统设计阶段,发动机和气动力专业根据发动机静增压比值的理论特性和进气道特性,经过风洞试验和试飞验证,确定系统控制律。飞机在外场长期使用过程中,发动机历经多次大修和参数调整,其静增压比值特性与设计理论值相比可能会产生较大偏移。
但由于发动机大修出厂时主要技术指标要求为发动机推力,而对其静增压比值特性并不严格考核,因此飞机在飞行过程中,普遍出现发动机静增压比值较设计值偏大,引起斜板起调角度过小的现象,导致飞行员无法确认系统是否正常起调。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用非线性控制律控制斜板起调角度的方法,旨在解决发动机静增压比值偏大,引起斜板起调角度过小的现象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采用非线性控制律控制斜板起调角度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通过计算机设定预设控制律;
通过调节组件基于所述预设控制律调节斜板倾斜角度。
其中,所述通过计算机设定预设控制律的具体方式为:
通过所述计算机非线性处理大气压力数据,得到数字数据;
通过所述计算机将所述数字数据和发动机压气机的静增压比进行对比分析,得到分析结果;
通过所述计算机将所述分析结果为参照标准预设所述调节组件控制律,得到所述预设控制律。
其中,所述计算机为数字式绝对压力比计算机。
其中,所述调节组件基于所述预设控制律调节斜板倾斜角度的具体方式;
通过所述计算机向所述调节组件发送所述预设控制律;
通过所述调节组件根据所述预设控制律调节斜板与进气道的夹角。
其中,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进气道、斜板、转动杆、加强筋和驱动件,所述斜板与所述进气道转动连接,且位于所述进气道内,所述驱动件设置于所述进气道内,所述转动杆设置于所述驱动件和所述斜板之间,所述加强筋与所述转动杆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转动杆一侧。
其中,所述驱动件包括电机、螺杆和滑块,所述电机与所述进气道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进气道内,所述螺杆与所述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且位于靠近所述斜板一侧,所述滑块套设于所述螺杆上,并与所述转动杆转动连接。
其中,所述斜板包括斜板本体和减震板,所述减震板与所述转动杆转动连接,且位于远离所述滑块一侧,所述斜板本体与所述减震板固定连接,且位于远离所述转动杆一侧。
本发明的一种采用非线性控制律控制斜板起调角度的方法,通过计算机设定预设控制律,通过调节组件基于所述预设控制律调节斜板倾斜角度,该方法通过计算机采用非线性处理预设控制律,调节组件依据所述预设控制律控制起调斜板的角度,能够提高进气道内斜板的控制精度和响应速度,解决发动机静增压比值偏大,引起斜板起调角度过小的现象的问题。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龙航国健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龙航国健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1374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