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充电站的智能调度系统及其工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514518.1 | 申请日: | 2022-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8483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2 |
发明(设计)人: | 尚军;李佳博;江启帆;谭跃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驿联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32 | 分类号: | H02J3/32;B60L53/63;B60L53/66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红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4 | 代理人: | 王贤义;黄国勇 |
地址: | 51900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充电站 智能 调度 系统 及其 工作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并提供一种充电站的智能调度系统及其工作方法,从而提高了充电站的设备利用率,使得设备及电力资源得到均衡使用。充电站的智能调度系统包括调度控制引擎、充电状态机、业务处理器和物联设备联接网关。充电站的智能调度系统的工作方法实现了充电站内的充电设备与充电车辆最佳的充电供需配对,使车辆能高效实现充电需求,有序化提升了充电流程,极大地提高了充电效率,缩短了车辆能源补给时间,为运营车辆快速补电提供了便利;还能使得设备的运行状况也得到有效改善,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充电站的设备利用率,使得设备及电力资源得到均衡使用,为运营商提高站点经营收入提供了较大助力。本发明应用于充电站服务的技术领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充电站的运行管理系统及办法,特别涉及一种充电站的智能调度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背景技术
现今随着新能源技术的发展,出租车、网约车及物流车等车辆已经逐渐由新能源汽车替代,为了满足运营车辆快速补电的需要,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的城市公共充电站成为这些车辆重要的能源补给点,当前站点现象是以下情况:
1、车主用户通过互联网终端获取附近充电站内设备的忙闲情况,若发现有空闲充电桩,则进入场站后随机找到一个空闲枪口进行充电;
2、若没有空闲充电桩,一部分用户会更换查询其他站点是否有空闲充电桩,另一部分用户会选择等待,直到有空闲桩可用或者因过长等待而放弃。
通过上述现象可以看到当前站点存在以下问题:
1、用户仅能获取充电桩的忙闲情况,无法找到理想输出功率的设备,随机选择枪口充电会经常因枪口电流过小而导致充电时间过长,影响车辆运营计划;
充电桩由于随机被选择,会出现部分充电桩由于站内位置、外观陈旧等客观原因无法被用户优先选取,利用率较低,从而导致充电模块的资源浪费;
充电站内的充电桩繁忙时,用户无法了解需要等待充电结束的时间,直接就放弃充电,导致出现忙时拥挤闲时无车的资源使用不均衡,且造成用户流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充电站的智能调度系统及其工作方法,从而实现充电站内的充电设备与充电车辆最佳的充电供需配对,使车辆能高效实现充电需求,有序化提升了充电流程,提高了充电站的设备利用率,使得设备及电力资源得到均衡使用,为运营商提高站点经营收入提供了较大助力。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所述充电站的智能调度系统包括调度控制引擎、充电状态机、业务处理器和物联设备联接网关;
所述调度控制引擎,用于根据设备及状态数据产生最优调度方案,基于实时数据通过若干个因子的综合运算,输出序列化的充电策略;
所述业务处理器,用于对调度引擎产生的策略实施控制处理,对指定充电桩下发调度通知、充电授权及启动计划,并与设备进行充电过程的数据交互直至充电完成;
所述充电状态机,用于对充电站内所有设备的充电状态进行分类归集,以数据集合形态提供给调度控制引擎进行分析;
所述物联设备联接网关,用于将所有充电设备进行联网接入,并实时采集设备基础数据、运行数据及充电数据进行上报。
进一步,所述若干个因子包括等待时间、忙闲状态、输出功率。
一种充电站的智能调度系统的工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物联设备联接网关将实时采集设备运行数据并将各个监测数据上传到充电状态机归集;
步骤2:电动车辆进入充电站,用户通过交互终端提出充电需求提交至调度系统进行受理并进行评估;
步骤3:系统受理请求后,调度控制引擎会根据充电状态机提供的设备数据进行判断并进行综合计算,最后与用户的充电需求进行匹配;
步骤4:若没有需求匹配合适的充电桩则提示车辆进入等待区等候调度并开始计时,若车辆等候超时仍未有空闲枪口,则提示车辆可自行出场,也可请用户重新提交充电需求进行评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驿联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未经珠海驿联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1451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