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整体式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514767.0 | 申请日: | 2022-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9339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9 |
发明(设计)人: | 李子宜;肖金;刘应书;周子浩;杨雄;刘文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20/16 | 分类号: | B01J20/16;B01J20/28;B01J20/32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智普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01 | 代理人: | 岳野 |
地址: | 10008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整体 吸附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整体式吸附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整体式吸附剂是采用沸石浆液涂覆在载体上得到;所述沸石浆液的成分按质量份数计算,包括9-95份的分散剂、20-70份的沸石细粉、0.5-8份的助剂和50-800份的水;
所述沸石细粉包括Y沸石、13X、ZSM-5、CHA、LTA、FAU、MOR、Beta、FER和HEU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所述分散剂包括铝溶胶、凹凸棒石、拟薄水铝石、硅溶胶、蒙脱石、膨润土和高岭土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所述助剂包括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工业可溶性淀粉、明胶、聚丙烯酸钠、聚乙烯吡咯烷酮、聚乙烯醇、藻蛋白酸钠、乙二胺、聚乙二醇、聚乙烯亚胺、羟乙基甲基纤维素、氨水和异丙醇胺中的三种以上;
所述助剂的制备包括如下步骤:
(1)按质量百分比计算,称取2-25%助剂原料和75-98%的水,并混合;
(2)第一次加热,在25-60℃下搅拌至助剂充分溶胀;
(3)第二次加热,在50-130℃下搅拌至助剂完全溶解;
(4)第三次加热,将第二次加热后的助剂于室温下静置后,再次在50-130℃下搅拌至助剂充分稳定;
(5)冷却至室温形成质量浓度为2-25wt%的所述助剂;
所述沸石浆液的制备包括如下步骤:
(A)称取所述助剂和分散剂,在室温下混合,搅拌,形成浆液促进剂;
(B)称取所述沸石细粉和水,在室温下混合,搅拌,形成沸石水溶液;
(C)按质量百分比计算,称取25-55%的所述沸石浆液促进剂和45-75%的所述沸石水溶液,在室温下混合,搅拌,得到所述沸石浆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体式吸附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剂固含量为10-60 wt%,所含固体颗粒粒径为20-60000nm。
3.一种如权利要求1或2任一项所述的整体式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整体式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载体准备:将圆饼状的蜂窝状载体切割为若干个扇形蜂窝状载体;
S2浸渍:将单个扇形蜂窝状载体置于浸渍容器内,将所述沸石浆液注入,使载体浸渍于浆液内,浸渍完成后取出,吹扫掉单个扇形蜂窝状载体孔道内多余浆液,阴干后再烘干,得到扇形整体式吸附剂;
S3重复步骤S2,将所有扇形蜂窝状载体制成扇形整体式吸附剂;将所有扇形整体式吸附剂拼接为圆饼形即得到所述整体式吸附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扇形蜂窝状载体孔道的直径为1-4mm,孔道深度为200-1000mm,半径为5-600cm。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扇形蜂窝状载体切割的角度为20-120°;扇形蜂窝状载体距容器底部1-8cm,距浆液液面2-10cm,载体在浆液中的浸渍时间为2-40min。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阴干为自然晾置,晾置时间为2-13h。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是在40-250℃的温度下烘干0.5-8h,再升温至50-500℃下烘干1-30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科技大学,未经北京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14767.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豆薯多糖及其提取方法与应用
- 下一篇:一种植物滋润保湿护肤品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