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便携式电子内窥镜及内窥镜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0516798.X | 申请日: | 2022-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9506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9 |
发明(设计)人: | 蒋艳荣;朱能革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英术生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00 | 分类号: | A61B1/00;A61B1/04;A61B1/045;A61B5/0205;A61B5/145;A61B5/00;H05K7/2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科冠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55 | 代理人: | 王海骏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坪山区坑梓街道金沙***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携式 电子 内窥镜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便携式电子内窥镜及内窥镜系统,该内窥镜包括内窥镜本体和主机本体,主机本体包括显示器模块、控制处理模块和外壳,以及包括对控制处理模块进行散热的散热模块;散热模块包括与控制处理模块的发热部相贴的贴合部,和暴露于外壳外的散热部,以及将贴合部上的热量传递至散热部上的导热部;导热部固定在外壳上,散热部与导热部阻尼转动连接,散热部上对穿设置有窗孔,导热部上分别设有供散热部收纳和展开的收纳位和展开位,当散热部位于展开位上时,外壳通过散热部支撑保持呈倾斜状态;本发明整体结构小巧,移动方便,可同时兼顾散热、显示和支撑等功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便携式电子内窥镜及内窥镜系统。
背景技术
在医用电子内窥镜领域,譬如支气管镜、输尿管镜、耳鼻喉镜、胆道镜,十二指肠镜,以及胃镜等,都是通过内窥镜前端插入部的图像SENSOR获取被检测对象体内的图像数据,再将数据传输到图像处理器进行图像处理,并最终将图像数据传送到显示屏上成像显示,供操作者查看。在这里,被检测对象可以是人类,也可以是动物。被检测对象的体内通常是指对象的体内器官内部,譬如肺部、肾、膀胱,胃、肠等,操作者主要是指医生。
在传统电子内窥镜领域,内窥镜系统包含镜体、图像处理设备,以及显示器组成,其中镜体带有操作手柄及插入管,插入管前端有一个图像芯片,插入部可以插入患者体内器官腔体,譬如肺、胃肠、肾、膀胱等,以获取患者体内图像,并通过镜体上与图像处理器连接的线缆,将获取的图像数据传输到图像处理器进行图像处理,最终再将图像传输到显示器上,供操作者观看。
现阶段内窥镜的图像处理装置和图像显示装置都是分离式的,使用者使用时一般需要将电子内窥镜连接到图像处理装置上进行图像处理,再通过图像处理装置将处理后的图像传输到显示器上进行显示,以供使用者观察,而且显示屏的视角是固定不可调的,不方便用户在不同视角方向查看,把数据图像处理处理与显示模块分开形式的产品成本高、体积大、不便携。
传统电子内窥镜的使用场景范围受限,因为在对患者进行内窥镜检测或者实施内窥镜手术时,需要在配备了侦测患者生理参数的监护仪设备的手术室,ICU等场景使用,为了扩大电子内窥镜的使用范围,本发明一种便于携带和转移的便携式电子内窥镜及内窥镜系统,以解决传统内窥镜的使用范围和场景受限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便携式电子内窥镜及内窥镜系统,该便携式电子内窥镜及内窥镜系统可以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
为达到上述要求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提供一种便携式电子内窥镜及内窥镜系统,该内窥镜包括内窥镜本体和主机本体,所述主机本体与所述内窥镜本体电连接并用于处理以及显示所述内窥镜本体所获取的图像,所述主机本体包括显示器模块、控制处理模块,和封装所述显示器模块和所述控制处理模块的外壳,以及将所述控制处理模块的发热部的热量散出所述外壳的散热模块;所述散热模块包括嵌入所述外壳内并与所述控制处理模块的发热部相贴的贴合部,和暴露于所述外壳外的散热部,以及将所述贴合部上的热量传递至所述散热部上的导热部;所述导热部固定在所述外壳的背面上,所述散热部与所述导热部阻尼转动连接,所述散热部上对穿设置有长条状的窗孔,所述导热部上分别设有供所述散热部收纳和展开的收纳位和展开位,当所述散热部位于展开位上时,所述外壳通过所述散热部支撑保持呈倾斜状态。
本发明所述的便携式电子内窥镜及内窥镜系统,其中,所述便携式电子内窥镜还包括配合所述显示器模块显示被治疗人员或者动物的血氧饱和度的血氧探头。
本发明所述的便携式电子内窥镜及内窥镜系统,其中,所述外壳包括前半壳和后半壳,所述后半壳上设有安装所述导热部的安装槽,所述导热部可拆卸设置在所述安装槽内,所述安装槽的内壁上设有供所述贴合部穿过的通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英术生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英术生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1679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