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有重金属的水体废物资源化处理工艺及处理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0517018.3 | 申请日: | 2022-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7380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9 |
发明(设计)人: | 寇晶;黄译演;薛艺潮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腾昊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6 | 分类号: | C02F9/06;C02F101/20 |
代理公司: | 汕头兴邦华腾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4547 | 代理人: | 张树峰 |
地址: | 511500 广东省清远市清远高***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含有 重金属 水体 废物 资源 处理 工艺 系统 | ||
本发明适用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含有重金属的水体废物资源化处理工艺及处理系统,包括清刮机构、扰流机构、第一喷洒机构、第一水流驱动机构、第二喷洒机构、第二水流驱动机构和处理机构,第一水流驱动机构分别带动清刮机构、扰流机构和第一喷洒机构运作,清刮机构实现了对污水的搅拌以及滤网的清刮处理,第一喷洒机构可使PH调节剂均匀喷洒至下方进行调和,扰流机构加快处理水的效率,第二水流驱动机构可带动第二喷洒机构运作,可将絮凝剂均匀喷洒至下方,曝气泵运作进行曝气处理,处理机构可对水进行电解处理以及除菌净化处理,实现了水资源的可重复利用,从而实现了对环境的可持续保护,具有污水处理效率高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含有重金属的水体废物资源化处理工艺及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污水处理为使污水达到排入某一水体或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对其进行净化的过程。污水处理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农业、交通、能源、石化、环保、城市景观、医疗、餐饮等各个领域,也越来越多地走进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
重金属废水是对环境污染最严重和对人类危害最大的工业废水之一,废水中的重金属是各种常用方法不能分解破坏的,而只能转移它们的存在位置和转变它们的物理和化学形态。例如,经化学沉淀处理后,废水中的重金属从溶解的离子状态转变成难溶性化合物而沉淀下来,从水中转移到污泥中;经离子交换处理后,废水中的金属离子转移到离子交换树脂上;经再生后又从离子交换树脂上转移到再生废液中。总之,重金属废水经处理后形成两种产物,一是基本上脱除了重金属的处理水,二是重金属的浓缩产物。重金属浓度低于排放标准的处理水可以排放;如果符合生产工艺用水要求,最好回用。没有回收价值的,要加以无害化处理。
在现有的重金属处理设备中处理水体重金属污染效率较低,一部分原因来自过滤装置在长期的使用后,容易造成过滤层或过滤池因为过滤产生的杂质而堵塞,过滤效率变慢,影响整个处理重金属水体污染的效率,且在进行絮凝剂的添加时,无法实现对絮凝剂均匀的添加,从而影响了污水处理的效率,无法满足实际使用所需。
由上可见,现有的重金属污水处理存在污水处理效率低的缺点,难以得到推广应用。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含有重金属的水体废物资源化处理工艺及处理系统,旨在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含有重金属的水体废物资源化处理工艺及处理系统,旨在解决现有的重金属污水处理存在污水处理效率低的缺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含有重金属的水体废物资源化处理系统,包括污水池,所述污水池通过管道连接有第一泵体,所述第一泵体通过第一输入管与第一处理罐的内部相连通,所述第一处理罐内设置有清刮机构、扰流机构和第一喷洒机构,所述第一处理罐内还设置有用于分别驱动清刮机构、扰流机构和第一喷洒机构运作的第一水流驱动机构,所述第一处理罐通过管道连接有第三泵体,所述第三泵体通过第三输入管与第二处理罐的内部相连通,所述第二处理罐内设置有用于驱动第二喷洒机构运作的第二水流驱动机构,所述第二处理罐的底部设置有用于曝气的曝气管,所述曝气管通过管道连接有曝气泵,所述曝气泵固定安装于第二处理罐的外侧,所述第二处理罐通过管道连接有处理箱,所述处理箱内设置有处理机构。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水流驱动机构包括第一叶轮箱、第一叶轮、导液管、第一蜗杆、第一蜗轮和空心管,所述第一输入管与第一叶轮箱的内部相连通,所述第一叶轮箱内设置有第一叶轮,所述第一叶轮通过第一蜗杆转动连接于第一叶轮箱的内部,所述第一叶轮箱上固定连通有导液管,所述导液管的下方设置有导液板,所述导液板固定安装于第一处理罐的内部,所述第一蜗杆啮合连接于第一蜗轮上,所述第一蜗轮固定安装于空心管上,所述第一蜗杆和第一蜗轮的外侧设置有防护罩,所述空心管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于第一处理罐的内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腾昊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广东腾昊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1701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