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循环流化床锅炉投料温度的测定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517564.7 | 申请日: | 2022-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4183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8 |
发明(设计)人: | 刘志宏;张缦;杨海瑞;史鉴;肖峰;高琴;周托;黄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上海锅炉厂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C10/28 | 分类号: | F23C10/28;G01K7/02;G01N1/28 |
代理公司: | 北京兆君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33 | 代理人: | 闫强 |
地址: | 10008***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循环 流化床 锅炉 投料 温度 测定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投料温度的测定方法,包括:将第一温度传感器探头设置在所述粉末状测试样品的表层下;将第二温度传感器探头邻近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探头设置在所述粉末状测试样品的所述表层之上;将盛放有所述粉末状测试样品的所述坩埚、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探头和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探头置入所述马弗炉中;形成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探头的温度变化率随时间变化曲线图和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探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曲线图,并从中获得测定结果。本发明可以广泛应用于含固定碳成分的燃料的循环流化床锅炉投料温度的测定,测定结果准确度高,测定成本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循环流化床技术领域,特别是循环流化床的燃烧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循环流化床启动点火的过程首先需要利用燃油燃烧释放的能量加热床料,使得循环流化床炉内的温度达到投料温度(如果投放的燃料是煤,也称为投煤温度),方可向循环流化床炉内投放燃料。之所以要根据投料温度向循环流化床炉内投放燃料,是因为:如果在低于投料温度时投放燃料,进入循环流化床炉内的燃料不但不能燃烧,还会降低炉内温度,燃料中挥发分的释放不需要太高的温度,而当不能燃烧的燃料积累过多,炉内挥发分的浓度会急剧升高,一旦达到挥发分着火温度时,挥发分中的一氧化碳等易燃气体将会引起爆燃现象,使得循环流化床炉内的温度难以控制,并致使循环流化床炉膛底部结焦;如果在高于投料温度较多时才投放燃料,会增加循环流化床锅炉启动点火时间和点火燃油的消耗量,造成浪费。因此,为了避免上述不利情况的发生,循环流化床锅炉启动过程中,需要根据燃料的投料温度在合适的时间向炉内投入燃料。
现有的确定循环流化床锅炉投料温度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三种:TG-DTG法测定、现场调试确定以及搭建循环流化床实验台测定。现有的确定循环流化床锅炉投料温度的方法都存在一定的问题。TG-DTG法是指根据燃料的失重曲线和相应的失重率曲线,采用数学手段确定燃料着火温度,进而用着火温度估计投料温度的方法。在DTG曲线上过峰值作垂线与TG曲线交于一点A,过A点作TG曲线的切线,该切线与失重开始平行线的交点B所对应的温度定义为着火温度。TG-DTG法确定投料温度需要采用较为先进的TGA热重分析仪,设备成本较高,同时TG-DTG法的测试结果与真实的投料温度的差异较大。根据经验进行现场调试的方法,过于依赖人的经验,并且现场调试的成本高,出错后产生的后果较为严重。搭建循环流化床实验台测定投料温度,测量的结果较为准确,但同样存在成本较高,推广应用难度大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的测量投料温度的方法存在的前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投料温度的测定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循环流化床锅炉投料温度的测定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开启马弗炉,将马弗炉升温到预定温度;
B、向坩埚中置入含固定碳成分的燃料的粉末状测试样品;
C、将第一温度传感器探头设置在所述粉末状测试样品的表层下;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探头与数据记录仪连接;所述数据记录仪记录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探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数据;
D、将第二温度传感器探头邻近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探头设置在所述粉末状测试样品的所述表层之上;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探头与所述数据记录仪连接;所述数据记录仪记录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探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数据;
E、开启所述数据记录仪;
F、将盛放有所述粉末状测试样品的所述坩埚、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探头和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探头置入所述马弗炉中;
G、当所述数据记录仪记录的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探头的温度保持不变达到预定时间,停止所述数据记录仪;
H、根据所述数据记录仪记录的所述数据,形成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探头的温度变化率随时间变化曲线图和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探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曲线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上海锅炉厂有限公司,未经清华大学;上海锅炉厂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1756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