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内排烟的控制方法、装置、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210519634.2 | 申请日: | 2022-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0593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6 |
发明(设计)人: | 李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赛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H1/24 | 分类号: | B60H1/24;B60H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于彬 |
地址: | 130000 吉林省长***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内排烟 控制 方法 装置 系统 电子设备 存储 介质 | ||
1.一种车内排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获取汽车的碰撞信息,根据所述碰撞信息确定汽车的碰撞程度;
若所述碰撞程度达到预设检测程度,则获取车内的烟雾浓度;
根据所述烟雾浓度,确定所述烟雾浓度对应的排烟策略;
根据所述排烟策略在多个排烟通道中确定出目标排烟通道;
在所述目标排烟通道开启后,将所述目标排烟通道对应的排烟马达开启,以将车内的烟雾排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目标排烟通道对应的排烟马达开启后,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排烟马达开启的时间作为起始排烟时间,获取从所述起始排烟时间开始所述排烟马达一直处于开启的时间;
当所述排烟马达一直处于开启的时间达到所述排烟策略对应的预设排烟时间时,检测车内的烟雾浓度是否大于预设排烟浓度;
若是,则根据所述排烟策略继续排烟,直到车内的烟雾浓度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排烟浓度时停止排烟;
若否,则关闭所述目标排烟通道以及所述目标排烟通道对应的排烟马达以停止排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烟雾浓度,确定所述烟雾浓度对应的排烟策略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烟雾浓度,检测所述烟雾浓度是否大于预设排烟浓度;
若不大于预设排烟浓度,则确定是否具有开启的排烟通道,若具有,则将开启的排烟通道关闭,并确定是否具有开启的排烟马达,若具有,则将开启的排烟马达关闭;
在接收到包括未有开启的排烟通道、未有开启的排烟马达以及将所述开启的排烟马达关闭的任意一种触发条件时,确定是否继续检测车内的烟雾浓度;
若大于预设排烟浓度,则根据所述烟雾浓度,确定所述烟雾浓度对应的排烟策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接收到包括未有开启的排烟通道、未有开启的排烟马达以及将所述开启的排烟马达关闭的任意一种触发条件时,确定是否继续检测车内的烟雾浓度的步骤,包括:
在接收到包括未有开启的排烟通道、未有开启的排烟马达以及将所述开启的排烟马达关闭的任意一种触发条件时,获取接收到所述触发条件的触发时间,确定距离到所述触发时间的时长是否达到预设时间;
若未达到,则继续确定距离到所述触发时间的时长,直到所述时长达到所述预设时间;
若达到,则确定是否继续检测车内的烟雾浓度。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以下步骤确定是否继续检测车内的烟雾浓度:
确定是否接收到停止检测烟雾浓度的目标信息;
若未接收到,则继续检测车内的烟雾浓度,直至接收到所述停止检测烟雾浓度的目标信息;
若接收到,则继续获取所述汽车的碰撞信息。
6.一种车内排烟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获取汽车的碰撞信息,根据所述碰撞信息确定汽车的碰撞程度;
获取模块,用于在所述碰撞程度达到预设检测程度时,获取车内的烟雾浓度;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烟雾浓度,确定所述烟雾浓度对应的排烟策略;
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排烟策略在多个排烟通道中确定出目标排烟通道;
排烟模块,用于在所述目标排烟通道开启后,将所述目标排烟通道对应的排烟马达开启,以将车内的烟雾排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还包括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用于:
将所述排烟马达开启的时间作为起始排烟时间,获取从所述起始排烟时间开始所述排烟马达一直处于开启的时间;
当所述排烟马达一直处于开启的时间达到所述排烟策略对应的预设排烟时间时,检测车内的烟雾浓度是否大于预设排烟浓度;
若是,则根据所述排烟策略继续排烟,直到车内的烟雾浓度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排烟浓度时停止排烟;
若否,则关闭所述目标排烟通道以及所述目标排烟通道对应的排烟马达以停止排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赛汽车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富赛汽车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19634.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