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在线、连续的碳纤维表面改性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0519643.1 | 申请日: | 2022-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0850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6 |
发明(设计)人: | 单忠德;丁学军;宋文哲;范聪泽;郑菁桦;王靖轩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D06B21/00 | 分类号: | D06B21/00;D06B1/02;D06B3/34;D06M11/55;D06M11/64;D06M15/53;D06M101/40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薛雨妍 |
地址: | 210000***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在线 连续 碳纤维 表面 改性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线、连续的碳纤维表面改性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从左至右依次设置有从动绕线辊、高温烧蚀装置、清洗装置、风干装置、活化处理装置、清洗装置、干燥装置、上浆装置、干燥装置、主动绕线辊,在从动绕线辊上缠绕有碳纤维,缠绕在从动绕线辊上碳纤维依次经过各个装置最终引到主动绕线辊;本发明对连续碳纤维进行在线、连续的去浆、活化、上浆处理,提高碳纤维与树脂的界面结合能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碳纤维表面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在线、连续的碳纤维表面改性装置。
背景技术
碳纤维是一种高强度、高模量的高性能纤维,其具有抗疲劳性好、化学稳定性好等优点,碳纤维主要作为增强材料添加到树脂等基体中,构成复合材料,具有很多优异的性能,碳纤维复合材料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但是由于碳纤维表面能低、活性基团少、表面呈化学惰性,导致碳纤维与树脂基体浸润性很差,二者的界面结合强度很小,未经处理的碳纤维表面包覆有少量热固性树脂,很难与特定的树脂实现很好的界面结合,因此需要对碳纤维进行去浆、活化、上浆处理,实现碳纤维与树脂基体的良好界面结合 。
目前传统的碳纤维表面改性装置中,工序需要分步进行,操作复杂,不能高效、在线、连续的实现碳纤维的表面改性处理。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公开一种在线、连续的碳纤维表面改性装置,操作简单,效率提高。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连续碳纤维的表面改性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从左至右依次设置有从动绕线辊、高温烧蚀装置、清洗装置、风干装置、活化处理装置、清洗装置、干燥装置、上浆装置、干燥装置、主动绕线辊,在从动绕线辊上缠绕有碳纤维,缠绕在从动绕线辊上碳纤维依次经过各个装置最终引到主动绕线辊。
本发明一种在线、连续的碳纤维表面改性装置,高温烧蚀装置固定于左右两根支架上,支架底部打孔固定于底板,高温烧蚀装置为圆柱状,中间掏空,其中耐火管环形空隙中设置有多根电热棒,管内一端设置温控探头。
本发明一种在线、连续的碳纤维表面改性装置,清洗装置中设置喷头一排,下方设置略大的水池,右端设置风干装置。
本发明一种在线、连续的碳纤维表面改性装置,活化处理装置中设置玻璃容器,置于前后两根支架下方,支架高度略大于玻璃容器高度,底部打孔固定于底板,上方梁上倾斜向下延伸出设置有孔的结构,高度略大于玻璃容器内底高度;内部溶液为浓硫酸和浓硝酸。
本发明一种在线、连续的碳纤维表面改性装置,清洗装置中设置喷头一排,下方设置略大的水池,右端设置干燥装置。
本发明一种在线、连续的碳纤维表面改性装置,所述上浆装置为顶部为敞口状的长方体,所述上浆装置的左、右设有第三开孔,每个所述第三开孔作圆倒角处理,其中靠近内部左、右内壁旁设有内侧支架,每个所述内侧支架旁设有辅助支架;其中内侧支架和辅助支架上均设有安装孔;每个所述安装孔上设有送料导轮。
本发明一种在线、连续的碳纤维表面改性装置,内侧支架高于辅助支架。
本发明一种在线、连续的碳纤维表面改性装置,主动绕线辊内轴与电机相连。
本发明的有益之处:
1、整个处理过程通过主动绕线辊控制速度,电机控制转速,从而控制主动绕线辊的转速,进而控制对纤维的牵引速度;其中牵引速度决定了纤维经过每个装置所需时间,时间不同,处理效果也会有所变化,视具体处理情况,适当改变其速度。
2、在线、连续的完成碳纤维的去浆、活化、上浆处理,高温烧蚀去浆后,通过混酸活化,使碳纤维表面生成活性官能团,根据后续制备复合材料时选用的树脂基体,选择合适的上浆剂,最终得到表面改性后的碳纤维丝材,提高纤维与树脂的界面结合强度,整套装置操作简单、高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1964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