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干式空心电抗器匝间绝缘缺陷监测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520220.1 | 申请日: | 2022-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6642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1 |
发明(设计)人: | 汪隆臻;张晨晨;刘常鸿;张忠;王维胜;胡文超;金照盈;汪斌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马鞍山供电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12 | 分类号: | G01R31/12 |
代理公司: | 佛山信智汇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4629 | 代理人: | 冯桂彬 |
地址: | 243000***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空心 电抗 器匝间 绝缘 缺陷 监测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干式空心电抗器匝间绝缘缺陷监测系统及方法,监测方法如下步骤:S1,获取待测干式空心电抗器的老化系数;S2,获取待测干式空心电抗器的温度补偿系数;S3,获取待测干式空心电抗器在预设幅值电压下的实时工作电流值;S4,根据老化系数以及温度补偿系数计算待测干式空心电抗器的调整后的工作电流值;S5,获取标准干式空心电抗器在标准环境温度以及预设幅值电压下的标准电流值;S6,根据调整后的工作电流值以及标准电流值判断待测干式空心电抗器是否存在匝间绝缘缺陷。本发明可以有效检测电抗器是否存在绝缘缺陷,解决了现有的电抗器绝缘缺陷检测方法不能有效检测电抗器是否存在绝缘缺陷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抗器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干式空心电抗器匝间绝缘缺陷监测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电抗器由多个同轴的并联绕组组成,各并联绕组在电气上并联。每个并联绕组又由多根并联的铜线或铝线根据设计需要绕制多层而成,每根导线上包有聚脂薄膜作为匝间绝缘。并联绕组外部用浸渍环氧树脂的玻璃纤维缠绕、严密包封,并经高温固化,形成一个具有很好整体性的包封,各包封间通过玻璃丝引拔条分隔,形成散热气道。
现有的电抗器一般通过检测预设幅值电压下电抗器的电流波形变化来判断电抗器匝间是否存在绝缘缺陷。然而当电抗器发生小匝数匝间短路故障时,由于短路砸很少且电抗器还会受到比如电抗器老化以及环境温度等外界因素干扰,其所引起的电流波形变化往往很不明显,不能有效检测电抗器是否存在绝缘缺陷,有待改进。
发明内容
基于此,为了解决现有的电抗器绝缘缺陷检测方法不能有效检测电抗器是否存在绝缘缺陷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干式空心电抗器匝间绝缘缺陷监测系统及方法,其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干式空心电抗器匝间绝缘缺陷监测系统,其包括老化系数获取模块、温度补偿系数获取模块、实时工作电流获取模块、计算模块、标准工作电流获取模块以及判断模块。
老化系数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待测干式空心电抗器的老化系数。温度补偿系数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待测干式空心电抗器的温度补偿系数。
实时工作电流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待测干式空心电抗器在预设幅值电压下的实时工作电流值。计算模块用于根据老化系数以及温度补偿系数计算待测干式空心电抗器的调整后的工作电流值。
标准工作电流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标准干式空心电抗器在标准环境温度以及预设幅值电压下的标准电流值;判断模块用于根据调整后的工作电流值以及标准电流值判断待测干式空心电抗器是否存在匝间绝缘缺陷。
所述干式空心电抗器匝间绝缘缺陷监测系统分别通过老化系数获取模块以及温度补偿系数获取模块获取待测干式空心电抗器的老化系数以及温度补偿系数,其将会引起干式空心电抗器电流波形变化的因素考虑在内,可以有效检测电抗器是否存在绝缘缺陷,解决了现有的电抗器绝缘缺陷检测方法不能有效检测电抗器是否存在绝缘缺陷的问题。
进一步地,所述老化系数获取模块包括: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多个标准干式空心电抗器在预设幅值电压以及标准环境温度下的多个第一工作电流值;
第二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多个第一工作电流值所对应的标准干式空心电抗器的实际运行时长;
拟合单元,用于对多个第一工作电流值以及与多个第一工作电流值对应的标准干式空心电抗器的实际运行时长进行拟合以获取第一拟合曲线;
第三获取单元,用于根据第一拟合曲线获取待测干式空心电抗器的老化系数。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获取单元根据第一拟合曲线获取待测干式空心电抗器的老化系数的具体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获取待测干式空心电抗器的实际运行时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马鞍山供电公司,未经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马鞍山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2022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