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应用于脑卒中的负压式内外层分阶取栓装置及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522394.1 | 申请日: | 2022-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9538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9 |
发明(设计)人: | 张敏;方嘉阳;余小妹;张桂荣;谢凌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敏 |
主分类号: | A61B17/22 | 分类号: | A61B17/22 |
代理公司: | 泉州田南联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58 | 代理人: | 庄俊佳 |
地址: | 350000 福建省福州市闽侯***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应用于 脑卒中 负压式内 外层 分阶取栓 装置 使用方法 | ||
1.一种应用于脑卒中的负压式内外层分阶取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血管取栓支架和导管体,所述导管体配合贯穿设置于所述血管取栓支架内,且该导管体的远端延伸出所述血管取栓支架的远端;所述血管取栓支架由若干个依次连接的自膨胀式网管结构连接组成,每个网管结构之间具有间隔距离,该网管结构采用多个单元网格缝制而成,每个网管结构设置有内层网体和外层网体;所述导管体设有互不连通的负压吸附气流腔和气囊腔,所述负压吸附气流腔的远端腔壁上开设有若干负压吸引开口,所述负压吸附气流腔的近端设置有负压连接头,该负压连接头与外部负压源相配合连接;所述气囊腔的远端和近端分别设有气囊腔开口和气囊腔进口,该气囊腔进口处配合设置有充放气连接头,所述气囊腔开口处设置有挡栓气囊体,所述挡栓气囊体位于所述导管体的远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脑卒中的负压式内外层分阶取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体配合贯穿设置于所述血管取栓支架的内层网体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脑卒中的负压式内外层分阶取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栓气囊体呈波浪式的连接气囊体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应用于脑卒中的负压式内外层分阶取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栓气囊体的波峰处与血管壁相抵接,该波谷处形成脱落血栓的滞留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脑卒中的负压式内外层分阶取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网体与内层网体的远端开口处分别设置有若干个个取栓回卡勾,该取栓回卡勾的勾起方向分别朝向网体内侧方向。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脑卒中的负压式内外层分阶取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吸引开口沿着负压吸附气流腔的长度方向错开排列分布。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脑卒中的负压式内外层分阶取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网体上设置有倒刺挂勾。
8.一种应用于脑卒中的负压式内外层分阶取栓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使用方法包括以下具体使用步骤:
步骤一:输入血管取栓支架:通过微导管将血管取栓支架和导管体输送到血管内的血栓位置,其中,导管体远端的挡栓气囊体位于血管取栓支架的远端处;
步骤二:展开血管取栓支架:拉回微导管,将血管取栓支架释放,该血管取栓支架膨胀展开,并嵌入血栓块中;
步骤三:负压吸附血栓块:通过启动外部负压源,使导管体上的负压吸引开口具有负压吸附力,负压吸引开口将血栓块进行负压吸附固定;
步骤四:挡栓气囊体的展开:使用针筒对充放气连接头进行充气/液操作,使挡栓气囊体充气/液后展开,该挡栓气囊体的波峰处与血管壁相抵接,该波谷处形成脱落血栓的滞留区;
步骤五:回收血管取栓支架:将血管取栓支架和导管体往回拉,将血栓块取出血管。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应用于脑卒中的负压式内外层分阶取栓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五中,血管取栓支架的取栓回卡勾以及内层网体的倒刺挂勾,分别在回拉的过程中反向勾卡住血栓,辅助血栓牢固地拖取出。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应用于脑卒中的负压式内外层分阶取栓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四的挡栓气囊体在回收过程中,根据血管管径的大小调整充气/液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敏,未经张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22394.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