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骶髂关节脱位治疗的复位固定板在审
申请号: | 202210524366.3 | 申请日: | 2022-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4816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30 |
发明(设计)人: | 宋朝晖;张英泽;白晓谊;赵明;宋碧萱;宗吉魁;冯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80 | 分类号: | A61B17/80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开言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3127 | 代理人: | 李志民 |
地址: | 050000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关节 脱位 治疗 复位 固定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骶髂关节脱位治疗的复位固定板,其上具有多个供锁定螺钉进入的锁定孔,复位固定板整体呈“K”,包括可一体形成的第一接骨板、第一翼板和第二翼板,第一接骨板用于与骶骨锁定,第一翼板向斜上方延伸至髂骨侧、与髂骨锁定,在第一翼板上具有导向滑孔,于导向滑孔上可拆卸的固定有导向块,导向块的上端面呈滑坡面,滑坡面自第一翼板自由端向固定端方向倾斜向下设置;第二翼板位于第一翼板的下方,两个翼板均与髂骨锁定。复位螺钉经辅助滑孔和导向滑孔打入其顶部具有被辅助滑孔向下限位的凸沿。可以在术中实现复位固定一体化,减少对骨质破坏,减少手术时间同时降低辐射剂量及并发症风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接骨板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骶髂关节脱位治疗的复位固定板。
背景技术
骶髂关节脱位常常伴随骨盆骨折发生,常见于高能量多发伤患者,是骨盆后环损伤中一种常见的损伤类型。骨盆是人体生理情况正常力学传导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由髂骨、骶骨及骶髂关节组成的骨盆后环对于维持骨盆稳定有重要作用,其中骶髂关节及其周围韧带组成的骶髂关节复合体是人体正常力学传导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骨盆的稳定性有决定性作用。
近年来,由高能量损伤所致的骨盆骨折越来越普遍,存在于8%~16%的创伤患者中。骶髂关节脱位后,髂骨会发生向后向上的移位。对于骨盆骨折治疗来说,分为保守治疗及手术治疗两种。因保守治疗易导致多种并发症,包括感染、压疮、骨折畸形愈合及慢性疼痛等,越来越多学者认为不稳定骨盆骨折尽量早期行手术治疗,又因为涉及关节部位的骨折尤其需要解剖复位来促进愈合,同时经过手术复位固定后可使患者早期活动,减少卧床相关并发症并且获得更好预后,因此目前对于符合手术适应症的患者,临床上普遍采取手术治疗。
目前对于骶髂关节脱位的手术治疗方法各有优缺点。微创的骶髂关节螺钉固定效果良好,创伤小,但螺钉置入有较高的偏移风险,在解剖正常患者中,螺钉错位发生率可达到12%,解剖异常患者甚至高达28%,最常见并发症发生率达8%,即损伤闭孔神经及髂内血管,并且螺钉若发生错位,会增加内固定失败率,进一步导致预后较差。因此许多学者认为复位过程需要多种方式辅助,包括CT及CT-3D导航系统、O臂导航系统、3D打印技术及TiRobot系统等。虽然这些技术有其优点,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些技术能够应用的前提是获得良好复位,因此对术者要求较高。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手术的成本,加大了患者及术者的辐射量,且各种方式适应症不尽相同,实施难度较大。切开复位内固定有多种内固定方式,包括蝶形钢板、“八”字双钢板、重建钢板、T形钢板,相比于骶髂关节螺钉固定,切开复位能够较为直观地完成复位,但目前术中复位过程多采用两点复位钳提拉扭转,因骶骨及髂骨松质骨较多,容易导致复位不完全,固定不理想,进而导致一系列并发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在术中实现复位固定一体化,减少对骨质破坏,减少手术时间同时降低辐射剂量及并发症风险的用于骶髂关节脱位治疗的复位固定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用于骶髂关节脱位治疗的复位固定板,其上具有多个供锁定螺钉进入的锁定孔,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接骨板,位于骶骨侧,用于与骶骨锁定;
第一翼板,其一端与第一接骨板固定,另一端向斜上方延伸至髂骨侧、与髂骨锁定,所述第一翼板上具有导向滑孔,于导向滑孔上可拆卸的固定有导向块,所述导向块的上端面呈滑坡面,滑坡面自第一翼板自由端向固定端方向倾斜向下设置,于导向块上具有与导向滑孔重叠的辅助滑孔;
第二翼板,位于第一翼板的下方,其一端与第一接骨板固定,另一端延伸至髂骨侧、与髂骨锁定,所述第二翼板与第一翼板呈夹角设置;及
复位螺钉,经辅助滑孔和导向滑孔打入,所述复位螺钉的顶部具有径向向外延伸出的凸沿,所述凸沿被辅助滑孔向下限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未经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2436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