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应用于科考船实验室污水处理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210524717.0 | 申请日: | 2022-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0698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6 |
发明(设计)人: | 向杨;翟睿;倪纯;叶超;刘胜鸿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凤举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1/461;C02F1/72 |
代理公司: | 北京深川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6058 | 代理人: | 覃海芬 |
地址: | 202150 上海市崇明区北沿公路2***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科考 实验室 污水处理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应用于科考船实验室污水处理设备,包括收集均质仓、电芬顿仓、后置PH调节仓、絮凝沉淀仓、MBR反应仓、清水灭活仓、污泥浓缩仓,收集均质仓通过第一提升泵与电芬顿仓连接,电芬顿仓通过管道与后置PH调节仓连接,后置PH调节仓与絮凝沉淀仓一体制作而成并相互连通,絮凝沉淀仓通过管道与MBR反应仓连接,MBR膜装置通过管道与清水灭活仓连接,电芬顿仓与絮凝沉淀仓通过污泥收集泵与污泥浓缩仓连接,污泥浓缩仓通过上清液回流泵与收集均质仓连接。有益效果:污水设备模块化,方便布置;占地面积小,利用率高;高效打破顽固分子链;不用经常检修更换;产泥量较普通化学氧化少;有效提高工作环境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科考船实验室污水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国内现有很多应用于医疗、化工、制造业等行业的污水处理设备,但这些污水处理设备在建设初期,往往只从技术、经济指标做了考量,忽略了设备的全生命周期管理要素(较高能效比、易维护性),普遍存在能效比低、体积庞大(占地面积大,空间利用率不高)、难拆卸、不易维护维修等弊端;随着国家科技强国总体计划的有序推进,各类科考、科研项目日益增多,其移动、固定式实验室污水处理的需求也随之旺盛,针对这类实验室污水浓度波动大、总体水量小、处理批次多,设备规划空间有限、寸土寸金等特点,对污水处理设备的设备持续稳定性、易维护性、灵活安装性(模块化装置)等提出了迫切需求。
现有的污水处理设备大多会使用一体化集成化装置,但是在实际运用的现场,经常会发生一体化装置大,不方便运输,且不方便现场布置,经常需要较大的不规则的空间去放置污水处理装置,极大影响了现场污水处理房间的占地面积,且设备落地后不存在拆解,便携维保的条件。
发明内容
为全面解决上述问题,尤其是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应用于科考船实验室污水处理设备能够全面解决上述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手段:
一种应用于科考船实验室污水处理设备,包括收集均质仓、电芬顿仓、后置PH调节仓、絮凝沉淀仓、MBR反应仓、清水灭活仓、污泥浓缩仓,所述收集均质仓内固接有第一提升泵,所述收集均质仓通过第一提升泵与电芬顿仓连接,所述电芬顿仓内固接有阴/阳电极板,所述电芬顿仓的外侧连接有曝气充氧装置、第一加药装置,所述电芬顿仓通过管道与后置PH调节仓连接,所述后置PH调节仓与絮凝沉淀仓一体制作而成并相互连通,所述后置PH调节仓内插接有PH在线检测仪,所述后置PH调节仓的外侧连接有第二加药装置,所述絮凝沉淀仓的外侧连接有曝气搅拌装置、第三加药装置,所述絮凝沉淀仓通过管道与MBR反应仓连接,所述MBR反应仓内固接有MBR膜装置,所述MBR反应仓的外侧连接有第四加药装置、反洗泵,所述MBR膜装置通过管道与清水灭活仓连接,所述MBR反应仓的外部设有与MBR膜装置连接的曝气风机,所述清水灭活仓内固接有第二提升泵,所述清水灭活仓通过第二提升泵排放处理过的污水,所述清水灭活仓的外侧连接有第五加药装置,所述电芬顿仓与絮凝沉淀仓通过污泥收集泵与污泥浓缩仓连接,所述污泥浓缩仓通过污泥外排泵连接外部污泥收集池,所述污泥浓缩仓通过上清液回流泵与收集均质仓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提升泵、曝气充氧装置、阴/阳电极板、第一加药装置、曝气搅拌装置、第二加药装置、PH在线检测仪、第三加药装置、第四加药装置、曝气风机、反洗泵、第二提升泵、第五加药装置、污泥外排泵、上清液回流泵、污泥收集泵分别连接外部智能PLC控制器。
上述的有益效果在于,这种设置能够提高整体装置的工作效率,能够有效降低使用者的工作量,提高污水的处理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收集均质仓内固接有第一液位控制器,所述清水灭活仓内固接有第二液位控制器,所述污泥浓缩仓内固接有第三液位控制器,所述第一液位控制器、第二液位控制器、第三液位控制器分别连接外部智能PLC控制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凤举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凤举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2471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钢结构表面缺陷消除工艺
- 下一篇:人工瓣膜及人工瓣膜植入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