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预制构件钢筋机械套筒灌浆连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210526759.8 | 申请日: | 2022-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7591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14 |
发明(设计)人: | 邓昌福;李松;廖聪;郑沙;许贵传;张海龙;胡银波;欧阳明勇;武涛;边毓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C5/16 | 分类号: | E04C5/16 |
代理公司: | 武汉仁合利泰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75 | 代理人: | 任飞 |
地址: | 430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预制构件 钢筋 机械 套筒 灌浆 连接 结构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预制构件钢筋机械套筒灌浆连接结构,涉及装配式建筑技术领域,包括机械全灌浆套筒连接结构,所述机械全灌浆套筒连接结构包括铸铁套筒一,所述铸铁套筒一的两端上均设有七个螺栓孔壁一,其中四个所述螺栓孔壁一与另外三个螺栓孔壁一分别交错设于铸铁套筒一的相对的两侧边上,每个所述螺栓孔壁一内均设有内六角螺栓一,所述内六角螺栓一的端头处内沉设有内六角孔一,所述铸铁套筒一的内部设有注浆内腔一,所述注浆内腔一的中间处对应的铸铁套筒一内设有限位结构。本发明所述的机械灌浆套筒连接结构采用多道螺栓对连接钢筋进行机械连接,结构的受力形式简单,可进行计算与实验检测,确定连接强度与固定螺栓的数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装配式建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预制构件钢筋机械套筒灌浆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在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中,钢筋套筒灌浆连接应用广泛。预制构件通过套筒与预留钢筋进行连接,在构件安装完成后,对连接部位进行灌浆。但在工程应用中,钢筋套筒连接技术仍存在一些问题:
(1)钢筋套筒灌浆节点通过向套筒与钢筋的间隙灌注专用高强水泥基灌浆料,在灌浆料凝固后将钢筋锚固在套筒内,以此来建立钢筋之间的连接,因此,套筒内灌浆料的饱满程度直接影响到了连接的可靠性。当套筒内灌浆料出现空隙、分层、收缩等问题时,钢筋与套筒之间的连接将被严重削弱,特别是在现场施工过程中,漏浆或灌浆料回落等问题较为常见,导致灌浆饱满度难以保障。
(2)钢筋套筒灌浆施工前,需要对预制构件先进行封仓施工。封仓采用坐浆料进行封堵,现场容易出现开裂或者封堵不密实等问题,这些因素增加了灌浆漏浆的风险,特别是在暗柱、线盒开槽部位,预制构件转角造成封堵困难。坐浆料通常要养护12小时,待养护强度达到要求后才可灌浆,影响现场灌浆施工组织。
(3)钢筋套筒灌浆施工后,需要灌浆料需养护24小时,待强度达到35MPa才可进行对接头有扰动的后续施工。在装配式建筑施工现场,灌浆养护过程中无法进行模板加固、外架安装等有扰动的现场施工,灌浆施工通常处于现场钢筋绑扎与模板安装节点之间,导致现场工序无法紧密衔接。
(4)钢筋套筒灌浆节点位于密闭空间,施工完成后检测困难,常规的预埋钢丝拉拔法、冲击回波法、超声波法对灌浆节点的检测效果较差,而预埋传感器法、X射线法、钻孔检测法适用性不好,受限于检测手段,现阶段工程建设中以过程管控为主,通过全程录像等措施来加强质量监控,对于工程检测十分不利,增加了钢筋套筒灌浆节点的不确定性。
此外,在冬季施工期间,灌浆料的养护时间会有所延长,进一步增大了灌浆对现场施工与质量的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解决了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之间的钢筋连接与灌浆施工过程中,套筒钢筋灌浆连接施工质量控制困难,灌浆工序复杂,前置工序封仓与后续养护时间容易中断现场施工,影响施工组织与工期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预制构件钢筋机械套筒灌浆连接结构,包括机械全灌浆套筒连接结构,所述机械全灌浆套筒连接结构包括铸铁套筒一,所述铸铁套筒一的两端上均设有七个螺栓孔壁一,其中四个所述螺栓孔壁一与另外三个螺栓孔壁一分别交错设于铸铁套筒一的相对的两侧边上,每个所述螺栓孔壁一内均设有内六角螺栓一,所述内六角螺栓一的端头处内沉设有内六角孔一,所述铸铁套筒一的内部设有注浆内腔一,所述注浆内腔一的中间处对应的铸铁套筒一内设有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的两侧对应的注浆内腔一内均设有卡锁机构,所述卡锁机构对应的铸铁套筒一的内壁上设有挡环,所述铸铁套筒一的一端内设有连接钢筋一,所述连接钢筋一上贯穿设有橡胶堵头一,所述铸铁套筒一远离连接钢筋一的一端内部设有连接钢筋二,所述连接钢筋二上贯穿设有橡胶堵头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2675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