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古琴减字符的动态录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527649.3 | 申请日: | 2022-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0648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5 |
发明(设计)人: | 刘雪锋;刘星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若叶无间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23 | 分类号: | G06F3/023;G06F40/126 |
代理公司: | 上海创开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74 | 代理人: | 马正红 |
地址: | 230031 安徽省合***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古琴 字符 动态 录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古琴减字符的动态录入方法,涉及计算机信息处理领域。本发明包括:根据减字符的特征,定义输入法输出数据结构;对减字部件进行编码分类,作为输入法的输入单元;建立输入单元的输入方式和处理方法;通过输入方法构建输出数据结构;根据当前录入减字提供联想智能提示。本发明无字库,按需录入减字,减字录入就像造句一样,而非句子本身就存在后进行检索,避免建立了一套大而全的减字字库,而是使用数字化的方式描述一个减字应有的属性和值,不需要对已有的减字库进行检索完成录入,减字符的录入是完全的动态创建成,减字只需根据需要对需要的减字进行输入即可,占用空间也将非常小,且无字库,无检索过程。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计算机信息处理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古琴减字符的动态录入方法。
背景技术
古琴是中国古老的乐器,减字谱是描述古琴指法的谱子,减字符组成了减字谱,一个减字包括了演奏的指法信息,包含右手指法、弦序、左手指法、徽位等信息。
早先,都是采用手写减字谱,后来随着计算机的发展,人们将减字符制作成字库,并建立一套字库的检索方法,为了完成对以后减字符的录入和排版工作,制作了减字谱。但是通常,既有的减字库都不完整,古琴减字的排列组合方式众多,一般是创建一个减字的部分子集,然后进行检索,缺点是字库太小,可能生僻的减字不能够提供支持。而如果需要提供完整的减字库,此库将会非常的庞大,排列组合有上亿种之多,检索起来也会非常得耗时。
现有的减字输入法的特征是:其原理是先创建一个减字符字库,作为常规的字体库使用,然后通过拼音或笔画等方法对字库编码进行检索后确定减字后录入,其通畅输出内容是减字符字体的Unicode编码,再配合字库,可以在通用程序,如Office以及Photoshop等应用中展示减字。
现有的减字输入的缺点是:通过建立字库并且索引的方式录入减字符,在字库是否全面和字库大小之间往往难以取舍,若想要大而全的字库,字体文件会非常庞大,将会有千万种组合结果,索引起来也将会非常困难,字库太小就会避免不了后期需要手动添加字库。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古琴减字符的动态录入方法,解决了以上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的一种古琴减字符的动态录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根据减字符的特征,定义输入法输出数据结构:定义一个数据结构,其属性包含:左手指法、徽位、右手指法、弦序以及标记位五个属性,将每个减字符类型按照此属性拆分成减字部件,并获得对应减字符数据结构的属性值;每个减字符所对应减字部件的拆分按照属性值及数据结构采用编程语言实现,并序列化数据结构作为输入法输出内容;
S2、对减字部件进行编码分类,作为输入法的输入单元:减字部件包含所有减字符可能的组成部分,并根据不同的分类特征对减字部件进行分类,具体按照左手指法单元、右手指法单元、弦序指法单元、徽位指法单元以及其它单元共五个输入单元进行划分;
S3、建立输入单元的输入方式和处理方法:通过终端触摸输入或键盘映射输入,由终端触摸输入或键盘映射输入动作会产生一个与输入单元相对应的数据结构和值;
S4、通过输入方法构建输出数据结构:构建减字符录入规则,基于所述S2步骤整理的输入单元以及S3步骤对输入单元的输入处理,接受每一个输入单元,并通过输入单元的属性值对减字数据结构进行属性赋值,完成减字录入;
S5、根据当前录入减字提供联想智能提示:在进行减字的录入过程中中,通过于显示终端自动联想方式,提示合理的候选字,以便快速录入;在任何减字数据结构进行赋值时均能够进行联想并给出候选字。
进一步地,所述S3步骤中,具体通过将输入单元映射至终端触摸显示屏端的触摸输入区域,或映射至键盘的键位上,也可通过键盘实现对输入单元的输入。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包括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若叶无间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合肥若叶无间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2764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