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穿光纤过双层连续管循环取地热井口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10531222.0 | 申请日: | 2022-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2258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9 |
发明(设计)人: | 蒋发光;张学文;梁政;张杰;肖华;郭旭阳;杨清;周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石油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B33/03 | 分类号: | E21B33/03;E21B3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5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光纤 双层 连续 循环 地热 井口 装置 | ||
1.一种穿光纤过双层连续管循环取地热井口装置,包括:输入法兰(1)、输入焊接法兰(2)、输入法兰焊接管(3)、顶部盲板法兰(4)、上部连接法兰(5)、上部定位筒(6)、主筒体(7)、内管悬挂卡瓦座(8)、内管悬挂卡瓦(9)、输出法兰焊接管(10)、输出焊接法兰(11)、输出法兰(12)、外管悬挂卡瓦座(13)、外管悬挂卡瓦(14)、下部套管连接法兰(15)、中间密封支承(16)、密封顶盖(17)、光纤密封组件(18)、输出联接螺栓组(B1)、下部联接螺栓组(B2)、上部联接螺栓组(B3)、输入联接螺栓组(B4)、输出密封圈(S1)、下部套管密封圈(S2)、中间外密封圈(S3)、中间内密封圈(S4)、顶部外密封圈(S5)、顶部内密封圈(S6)、顶部法兰密封圈(S7)、输入密封圈(S8);
其特征在于:井口上端的输入法兰(1)与输入焊接法兰(2)通过输入联接螺栓组(B4)连接,输入法兰(1)与输入焊接法兰(2)之间设置有输入密封圈(S8)、输入法兰焊接管(3)上端连接输入焊接法兰(2),输入法兰焊接管(3)下端连接顶部盲板法兰(4);顶部盲板法兰(4)通过上部联接螺栓组(B3)连接到上部连接法兰(5),顶部盲板法兰(4)与上部连接法兰(5)之间设置顶部法兰密封圈(S7),顶部盲板法兰(4)面设置有光纤密封组件(18);上部连接法兰(5)下端与主筒体(7)通过焊接连接,主筒体(7)的下端通过下部联接螺栓组(B2)与下部套管连接法兰(15)连接,主筒体(7)与下部套管连接法兰(15)之间设置有下部套管密封圈(S2);主筒体(7)的内腔自下而上依次设置外管悬挂卡瓦总成、中间密封支承(16)、内管悬挂卡瓦总成、密封顶盖(17)和上部定位筒(6);
所述外管悬挂卡瓦座(13)设置在主筒体(7)下端斜台面上,外管悬挂卡瓦(14)为分半式结构,分半式外管悬挂卡瓦(14)设置在外管悬挂卡瓦座(13)的锥面上;此外,外管悬挂卡瓦座(13)开有吊装环槽、外管悬挂卡瓦(14)的上端设置有吊装螺纹孔;
所述中间密封支承(16)设置于外管悬挂卡瓦座(13)之上,周向开有吊装环槽,在上端设置有吊装螺纹孔;中间密封支承(16)的内部为空腔、侧面环向开设有周向均布的通孔;中间密封支承(16)外壁与主筒体(7)内壁之间设置有中间外密封圈(S3),外管(P1)与中间密封支承(16)之间设置有中间内密封圈(S4);
所述内管悬挂卡瓦座(8)和内管悬挂卡瓦(9)设置于中间密封支承(16)之上,内管悬挂卡瓦座(8)的内部设计为锥面,内管悬挂卡瓦(9)为分半式结构,分半式内管悬挂卡瓦(9)设置于内管悬挂卡瓦座(8)锥面上;内管悬挂卡瓦座(8)设置有吊装环槽,内管悬挂卡瓦(9)的上端设置有吊装螺纹孔;
所述密封顶盖(17)设置于内管悬挂卡瓦座(8)的上端和上部定位筒(6)的下端,上部定位筒(6)与顶部盲板法兰(4)接触;密封顶盖(17)上端设有吊装环槽,密封顶盖(17)与主筒体(7)之间设有顶部外密封圈(S5),密封顶盖(17)与内管(P2)之间设有顶部内密封圈(S6);
所述输出法兰焊接管(10)的一端与主筒体(7)的侧壁连接,另一端连接输出焊接法兰(11),输出焊接法兰(11)通过输出联接螺栓组(B1)与输出法兰(12)连接,两法兰之间设置输出密封圈(S1);输出法兰(12)、输出焊接法兰(11)、输出法兰焊接管(10)、中间密封支承(16)和密封顶盖(17)共同组成循环取热介质的密闭流道;
所述光纤密封组件(18)设置在顶部盲板法兰(4)上端面,光纤可以通过光纤密封组件(18)进入主筒体(7)内,并沿着内管(P2)一同进入井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石油大学,未经西南石油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3122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