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流域生态修复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534812.9 | 申请日: | 2022-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7286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5 |
发明(设计)人: | 崔益斌;丁程成;甘永海;王曙东;戴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江苏金禾水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0 | 分类号: | C02F9/00;C02F3/34;C02F3/32;C02F1/28;C02F7/00 |
代理公司: | 合肥中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46 | 代理人: | 李蒙蒙 |
地址: | 210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流域 生态 修复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流域生态修复系统及方法,包括边坡上设置的基站、与所述基站连通并延伸至深潭或对岸的输送通道、设置于所述输送通道内的生态修复装置、以及设置于所述输送通道外部的高度抬升装置;所述输送通道包括至少一节波纹管以及将所述波纹管固定于水底的链条和桩体,所述波纹管的褶皱部开设有若干通孔;所述生态修复装置包括连接于一体的微生物投加器和管式曝气器以及套设于该一体结构外部的浮石筒;所述高度抬升装置包括连接于所述输送通道上的气囊、与所述气囊连接的气管、以及声纳传感器。本发明整个修复系统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后续好维护,还能够根据水底淤泥界面智能调节输送通道的高度,延长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态修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流域生态修复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流域的养殖废水、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等大部分排放废水的达标排放浓度高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有的达标排放浓度比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高出十几倍甚至是上百倍,从而造成流域内营养盐浓度大量提升,为了使流域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流域需具备较高的污染自净能力,在流域内利用深潭浅滩是提高流域自净能力的一种可行性方法。
如申请号201810593141.7公开的一种流域深潭浅滩分子流体生态修复的方法,其边坡修复主要通过在边坡铺设生态护坡砖,在生态护坡砖植物种植腔内的耐水湿植物来实现;浅滩修复主要是通过构建植物生态系统、构建微生物生态系统和构建动物生态系统来实现生态系统的构建;深潭修复主要是通过高溶氧技术、微生物消解技术等构建。
该技术方案中需要用到大量的超长管道、礁石及高溶氧结构等结构,特别是在深潭区域,随着水底淤泥界面的上升以及水体流动,各管道及礁石易受到腐蚀、磨损以及水草缠绕等,这就导致礁石及高溶氧结构易被埋没,导致无法使用,各结构后期也不易维护。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流域生态修复系统及方法。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流域生态修复系统,包括边坡上设置的基站、与所述基站连通并延伸至深潭或对岸的输送通道、设置于所述输送通道内的生态修复装置、以及设置于所述输送通道外部的高度抬升装置;
所述输送通道包括至少一节波纹管以及将所述波纹管固定于水底的链条和桩体,所述波纹管的褶皱部开设有若干通孔,能够用于水体进入,方便水生生物生存,也阻碍大型动物进入破坏内部生态修复装置等,输送通道的设置可以通行各种水下机器人,使其不受水草等缠绕,畅通无阻,方便对输送通道进行清理、维护,水下机器人也能够运输水底基建所需工具、材料等,一举多得;
所述生态修复装置包括连接于一体的微生物投加器和管式曝气器以及套设于该一体结构外部的浮石筒,浮石筒的设置一方面能够为微生物、动物提供栖息地,形成微生物、动物生态系统,浮石的表面带有正电荷,亲水性强,有利于微生物增长,还可以释放微量的红外线和a射线,对水内生物的生长都有帮助,且浮石具有吸附性,它不仅能够调节水的酸碱度,还可以吸附水中有害的重金属离子和有害细菌,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第二方面能够将微生物投加器和管式曝气器悬浮在输送通道内,减少高度抬升装置负担,也避开淤泥,第三方面能够避免微生物投加器和管式曝气器直接与输送通道碰撞摩擦,第四方面能够使得曝气气泡能够向四周发散,增加溶氧面积;
所述高度抬升装置包括连接于所述输送通道上的气囊、与所述气囊连接的气管、以及声纳传感器,所述声纳传感器基于监测的淤泥界面高度信息控制所述气囊的充气体积,以调节所述输送通道的悬浮高度,这样设置能够将输送通道智能调节在一定的悬浮高度,避免输送通道与底部的淤泥接触,进而影响曝气面积以及堵塞微生物投加器和管式曝气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江苏金禾水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江苏金禾水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3481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