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反应型沥青修补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537670.1 | 申请日: | 2022-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4080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5 |
发明(设计)人: | 孙政;韦国苏;陈黎旋;孙锰;黎木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建交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63/00 | 分类号: | C08L63/00;C08L95/00;C08K3/34;C08K3/013;C08K5/1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48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梅林街道***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反应 沥青 修补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申请涉及一种反应型沥青修补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一种反应型沥青修补材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集料60~68份;基质沥青20~40份;反应溶剂102~152份;固化剂20~40份;所述反应溶剂包括基础溶剂、环氧树脂、丙酮和十二胺,所述基础溶剂、环氧树脂、丙酮和十二胺的重量比为5:(40~60):1:(5~10);所述固化剂包括无水乙酸和聚酰胺,所述无水乙酸和聚酰胺的重量比为(2~3):1。其制备方法为:S1、配置反应溶剂;S2、将基质沥青加热后,加入集料和反应溶剂,充分搅拌均匀,得到稀释沥青,降温储存;S3、将固化剂加入稀释沥青中,混合均匀得到沥青修补材料。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复合材料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反应型沥青修补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公路在使用过程中,路面长期受自然因素和交通荷载综合作用会出现坑槽、裂缝等损害,严重时会造成公路局部失去承载能力,导致公路无法正常通车使用。
通常使用反应型冷补沥青混合料对坑槽和裂缝进行修补,反应型冷补沥青混合料的胶结料主要是高分子聚合物沥青,通过两种或两种以上高分子组分产生交联固化反应以填充坑槽和了裂缝,此类型冷补料具有优异的耐高低温性、耐老化性及耐磨性。
南方雨季修复路面时,反应型冷补沥青混合料填充坑槽与裂缝后的养护期间,雨水易渗入反应型冷补沥青混合料内部造成沥青与集料剥离,导致冷补沥青混合料水损坏,从而使得修补后的路面易再次产生坑槽和裂缝。
发明内容
为了提高修补材料的水稳定性,进而减小修补后路面再次产生坑槽和裂缝的概率,本申请提供一种反应型沥青修补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反应型沥青修补材料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反应型沥青修补材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集料60~68份;基质沥青20~40份;反应溶剂102~152份;固化剂20~40份;所述反应溶剂包括基础溶剂、环氧树脂、丙酮和十二胺,所述基础溶剂、环氧树脂、丙酮和十二胺的重量比为5:(40~60):1:(5~10);所述固化剂包括无水乙酸和聚酰胺,所述无水乙酸和聚酰胺的重量比为(2~3):1。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集料、环氧树脂、基质沥青和聚酰胺发生交联固化反应形成交联网状结构,交联网状结构填充坑槽和了裂缝并与坑槽的槽壁粘结固定,使修补后的路面不易再次产生坑槽和裂缝;十二胺提高了交联网状结构的粘度,使修补材料不易与坑槽壁和裂缝壁分离,提高了修补材料的抗剥离强度;降雨时,在雨水、基质沥青和集料的催化下,十二胺和无水乙酸反应生成十二烷胺乙酸盐,十二烷胺乙酸盐提高了基质沥青与集料的粘结强度以及修补材料的固化速率,从而提高了修补材料的水稳定性,进而减小了修补后路面再次产生坑槽和裂缝的概率。
可选的,所述基础溶剂为甘油聚氧乙烯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甘油聚氧乙烯醚作为溶剂,提高了基质沥青、集料和环氧树脂等的混合均匀性,同时作为粘度调节剂调节了修补材料的粘度,使修补材料易于流动填充坑槽和裂缝,提高了坑槽和裂缝填充密度,从而提高了路面的承载强度,减小修补后路面再次产生坑槽和裂缝的概率。
可选的,所述集料包括碎石和缓释渣料,所述碎石和缓释渣料的重量比为4:(9~11)。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碎石和缓释渣料配合使用,提高了修补材料的抗压强度,修补材料填充坑槽和裂缝后,路面不易因局部承载强度低而再次产生坑槽和裂缝。
可选的,所述缓释渣料包括高炉渣和水泥浆料,所述高炉渣和水泥浆料的重量比为5: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建交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建交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3767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按摩的多感结合视力防护方法
- 下一篇:一种停车场停车充电管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