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建筑给排水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537938.1 | 申请日: | 2022-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0886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6 |
发明(设计)人: | 江峰;陈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峰 |
主分类号: | E03F11/00 | 分类号: | E03F11/00;E03F7/10;B07B1/28;B07B1/46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诺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39 | 代理人: | 韩智华 |
地址: | 315010 浙江省宁波***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建筑 排水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建筑给排水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将给排水装置固定在堵塞的储水处正上方,随后启动外接动力源;步骤S2:随后转动轴带动非完全齿轮和非完全齿圈同步转动,使完全齿轮往复转动;步骤S3:随后在空心柱带动滑块顺时针转动时,通过滑块与圆柱凸轮上的滑槽的配合;步骤S4:在处理组件将淤泥碎石承接完成后,空心柱带动滑块逆时针转动;步骤S6:在承接体位于过滤架的正上方时,承接体与支撑杆上的碰撞块接触;步骤S7:在淤泥碎石落在过滤架上时,淤泥经由过滤架的过滤落在承接架上;步骤S8:在承接体与碰撞块配合时,过滤架和承接架同步震荡,使粘附在过滤架和承接架上的淤泥和碎石受到震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给排水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建筑给排水方法。
背景技术
在建筑工地例如隧道工程、土木建筑、地下工程、采矿场、混凝土搅拌场、砂石料场以及与建筑工程有关的工序中,都会使用大量的水。
目前,在建筑工地施工中的蓄水池和污水池等储水处,可能会由于淤泥碎石使建筑工地上给排水堵塞,从而影响建筑工地的建筑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给排水方法,具备可自动将储水处的淤泥碎石去除的优点,解决了建筑工地上给排水堵塞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给排水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将给排水装置固定在堵塞的储水处正上方,随后启动外接动力源;
步骤S2:随后转动轴(2)带动非完全齿轮(22)和非完全齿圈(21)同步转动,使完全齿轮(24)往复转动;
步骤S3:随后在空心柱(33)带动滑块(35)顺时针转动时,通过滑块(35)与圆柱凸轮(37)上的滑槽的配合,使空心柱(33)带动处理组件即转动且同时向下滑动,从而浸入堵塞的储水处,随后在下滑且转动时,将储水处的淤泥碎石通过承接体(5)承接;
步骤S4:在处理组件将淤泥碎石承接完成后,空心柱(33)带动滑块(35)逆时针转动,从而空心柱(33)带动处理组件即转动且同时向上滑动,从而将承接体(5)内的淤泥碎石从堵塞的储水处带出,使堵塞的储水处内的淤泥碎石减少,直至储水处不堵塞;
步骤S5:在空心柱(33)向上滑动时,通过第一活塞筒(4)和第二活塞筒(6)的配合,使承接体(5)内的淤泥碎石可位于过滤架(12)的正上方;
步骤S6:在承接体(5)位于过滤架(12)的正上方时,承接体(5)与支撑杆(11)上的碰撞块(15)接触,使承接体(5)其上的淤泥碎石掉落在过滤架(12)上;
步骤S7:在淤泥碎石落在过滤架(12)上时,淤泥经由过滤架(12)的过滤落在承接架(13)上,而碎石依旧留在过滤架(12)上,达到了将淤泥和碎石分类;
步骤S8:在承接体(5)与碰撞块(15)配合时,过滤架(12)和承接架(13)同步震荡,使粘附在过滤架(12)和承接架(13)上的淤泥和碎石受到震荡,由两个滑道(14)滑动到两个回收机构,从而碎石和泥土可再次利用。
在本案中,所述给排水装置包括承重板(1),承重板(1)上定轴转动连接有转动轴(2)和转动杆(23),所述转动轴(2)与外接动力源输出端固定;所述转动轴(2)上固定有非完全齿轮(22)和非完全齿圈(21),所述转动杆(23)延伸出承重板(1)的一端固定有与非完全齿轮(22)和非完全齿圈(21)交替啮合的完全齿轮(24);所述转动杆(23)上设有去除机构,所述承重板(1)上固定有四个支撑杆(11),四个所述支撑杆(11)上共同固定有过滤架(12)和承接架(13),所述过滤架(12)和承接架(13)上均固定有滑道(1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峰,未经江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3793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