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钢格板成堆侧出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10539157.6 | 申请日: | 2022-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7225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01 |
发明(设计)人: | 陈增光;王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新州焊接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7/82 | 分类号: | B65G47/82;B65G47/64;B65G47/57 |
代理公司: | 宁波甬致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28 | 代理人: | 黄亦磊 |
地址: | 315000 浙江省宁波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格板 成堆 侧出料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钢格板成堆侧出料装置,包括输送架,用于输送钢格板,沿所述输送架的长度方向设有若干输送辊;侧出料输送机构,位于所述输送架的一侧;推料机构,位于所述输送架的另一侧,所述推料机构用于将所述输送架上的钢格板推至所述侧出料输送机构上;挡料机构,位于所述输送架与所述侧出料输送机构之间,当钢格板落入所述侧出料输送机构上且所述推料机构复位时,所述挡料机构向上顶出并用于在所述推料机构复位时防止钢格板被带回所述输送架。本发明可实现自动堆放钢格板板材后自动输送钢格板板材,无需人工搬运,省时省力,提高生产效率,节约人工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钢格板焊机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钢格板成堆侧出料装置。
背景技术
在钢格板的加工生产过程中,完成加工后的钢格板通过输送带出料,目前在出料口由人工从输送带上搬下钢格板,再堆放到傍边的物料架上,采用这种出料方式,费时费力,工人工作一段时间后因疲劳需要休息,出料效率不高,如要保证输送带不停转、保证出料效率,就需要换一批工人来搬运板材,这样一来,人工成本就会增加。
总之,现有的这种采用人工在出料口搬运钢格板板材的方式,费时费力,生产效率低下,人工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钢格板成堆侧出料装置,实现自动堆放钢格板板材后自动输送钢格板板材,无需人工搬运,省时省力,提高生产效率,节约人工成本。
本发明提供一种钢格板成堆侧出料装置,包括
输送架,用于输送钢格板,沿所述输送架的长度方向设有若干输送辊;
侧出料输送机构,设置于所述输送架的一侧,所述侧出料输送机构包括用于堆放钢格板板材的升降台以及分布在所述升降台两侧的水平输送机构;当钢格板在所述升降台上被降至所述水平输送机构上时,通过所述水平输送机构朝远离所述输送架一侧送走钢格板;
推料机构,设置于所述输送架的另一侧,所述推料机构包括沿所述输送架的长度方向设置的若干推料板以及固定安装在所述输送架上的第一驱动件,所述第一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推料板朝靠近所述升降台侧移动并将所述输送架上的钢格板推至所述升降台上后复位;
挡料机构,位于所述输送架与所述侧出料输送机构之间,所述挡料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输送架侧壁上的第四驱动件以及与所述第四驱动件固定连接的挡料板,当钢格板落入所述升降台上且所述推料机构复位时,所述第四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挡料板向上顶出以防止钢格板在所述推料机构复位时被带回所述输送架。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通过在输送钢格板出料的输送架的两侧分别设置侧出料输送机构和推料机构,具体是通过推料机构将输送架上的钢格板推至侧出料输送机构上,以此来实现钢格板的自动出料,无需人工搬运,省时省力,提高生产效率,节约人工成本;其中,侧出料输送机构包括用于堆放钢格板板材的升降台以及分布在升降台两侧的水平输送机构,当钢格板在升降台上被降至水平输送机构上时,通过水平输送机构朝远离输送架一侧送走钢格板;推料机构包括沿输送架的长度方向设置的若干推料板以及固定安装在输送架上的第一驱动件,第一驱动件用于驱动推料板朝靠近升降台侧移动并将输送架上的钢格板推至升降台上后复位;在输送架与侧出料输送机构之间还设置有挡料机构,挡料机构用于在推料机构复位时防止钢格板被重新带回到输送架上,保证钢格板的顺利稳定出料。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若干所述推料板间隔设置在所述输送辊之间,且所述推料板的长度方向与所述输送辊的长度方向相平行,所述推料板的上平面与所述输送辊的水平面相平齐,所述第一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推料板沿长度方向往复移动,所述输送架上开设有供所述推料板往复移动的活动槽。由于推料板的上平面与输送辊的上水平面相平齐,钢格板在输送辊上被输送时同时也是落在推料板上的,此时通过第一驱动件驱动推料板沿其长度方向(即沿输送辊的长度方向)移动,输送架上开设有供推料板往复移动的活动槽,可将钢格板往一侧推至侧出料输送机构上实现出料,出料完成后,推料板复位,操作便捷,可实现钢格板的自动出料,省时省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新州焊接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新州焊接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3915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室内装修智能全景模拟系统
- 下一篇:一种柔性导热胶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