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通道组合式线束固定装置及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543516.5 | 申请日: | 2022-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1485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6 |
发明(设计)人: | 刘洋;刘岩东;魏春生;万方;李妍;刘凯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航沈飞民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3/04 | 分类号: | H02G3/04 |
代理公司: | 大连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21200 | 代理人: | 梅洪玉 |
地址: | 110169 辽宁省沈阳市中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道 组合式 固定 装置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属于电气线束安装设计领域,涉及一种多通道组合式线束固定装置及使用方法;由主支撑管件、转换器和安装件组成。本发明依据线束实际情况灵活选择主支撑管件、转换器和安装件,组合成多通道线束固定装置,实现大空间跨越的线束安装,节省空间和重量,安装方便,环境适应性好,还能实现主通道线束隔离。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气线束安装设计领域,涉及一种多通道组合式线束固定装置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飞机内部结构复杂,某些区域具有一定的空间跨度,而在横向宽度上经常需要布设一定数量的线束,现有技术需要搭建较大的线束支架组件,以满足在空间位置上固定这些线束的需要。因此,这种线束支架组件结构形式复杂,占用空间较大,同时线束安装不方便,且重量较重,影响飞机安装进度,降低飞机的经济性。此外,飞机结构内分布多种线束,如同轴电缆、供电线束、信号传输线束等。由于适航和安全性要求,不同线束需要单独固定且隔离安装,以满足飞机适航和安全性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所述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实现在较大跨度空间条件下固定多通道线束的线束固定装置和使用方法,同时可有效减轻重量,防止线束之间相互干涉,提高安装空间利用效率。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方案实现的:
一种多通道组合式线束固定装置,由主支撑管件1、转换器2和安装件3组成。
主支撑管件1包括两种类型,一种主支撑管件1安装在组合式装置上用于固定结构,另一种主支撑管件1用于连接转换器;主支撑管件1设有与安装件配合的主支撑管件外螺纹11、与转换器配合的主支撑管件外螺纹12;用于固定结构的主支撑管件1末端设有与卡箍配合安装的主支撑管件限位结构13,主支撑管件限位结构13有两道凹槽,可容纳两个卡箍5并通过支架4和卡箍5配合安装固定。
转换器2包括两种类型,一种转换器2具有一个输入端和一个输出端,根据输入端与输出端角度不同,分为直通型转换器22、四十五度型转换器23、九十度型转换器24;另一种转换器2具有一个输入端和多个输出端,根据输入端与输出端角度不同,分为Y型转换器25、T型转换器26;转换器2末端设有与主支撑管件配合的转换器内螺纹21;螺纹内部设有圆形转换器锁紧装置27,圆形转换器锁紧装置27由尼龙材料制成。
安装件3分为内外两部分,内部带有螺纹的部分由金属制成,外部带有安装面和安装通孔的部分由尼龙材料制成;由金属制成的部分设有与主支撑管件配合的安装件内螺纹31,金属螺纹内部设有安装件圆形锁紧装置35,安装件圆形锁紧装置35由尼龙材料制成;安装件3的内部设有4个安装件线束安装面32,安装件线束安装面32呈马鞍状下凹,马鞍状下凹与线束7直径匹配。由尼龙材料制成的安装件3外部设有4个安装件卡带安装面33,每个安装件卡带安装面33设有安装件卡带安装通孔34。
一种多通道组合式线束固定装置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根据线束走向和分叉构造选择合适的主支撑管件1、转换器2、安装件3;
步骤2:通过安装件内螺纹31、与安装件配合的主支撑管件外螺纹11,分别将各个安装件3固定在各个主支撑管件1上。
步骤3:通过与主支撑管件配合的转换器内螺纹21、与转换器配合的主支撑管件外螺纹12,分别将转换器2固定在各个主支撑管件1上。
步骤4:将卡箍5放入主支撑管件卡箍限位结构13中,通过支架4和卡箍5将上述组件固定在结构上。
步骤5:通过安装件卡带安装通孔34,用线束卡带6穿过通孔,将线束7固定在组件上。
本发明依据线束实际情况灵活选择主支撑管件、转换器和安装件,组合成多通道线束固定装置,实现大空间跨越的线束安装,节省空间和重量,安装方便,环境适应性好,还能实现主通道线束隔离。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航沈飞民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航沈飞民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4351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