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震建筑基座桩在审
申请号: | 202210544168.3 | 申请日: | 2022-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0874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6 |
发明(设计)人: | 胡存谦 | 申请(专利权)人: | 胡存谦 |
主分类号: | E02D5/52 | 分类号: | E02D5/52;E02D5/48;E02D5/60;E02D5/24;E02D31/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000 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震 建筑 基座 | ||
1.一种防震建筑基座桩,包括防震机构一(1),所述防震机构一(1)包括防震箱(101),所述防震箱(101)的内部设置有波折柱一(102)、波折柱二(103)和波折柱三(104),其特征在于:所述波折柱一(102)和波折柱二(103)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所述波折柱一(102)和波折柱二(103)交错堆叠设置,处于下方的所述波折柱一(10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防震箱(101)的下内壁,所述波折柱一(102)、波折柱二(103)和波折柱三(104)均呈现波折状,所述波折柱一(102)、波折柱二(103)和波折柱三(104)的波折处正对,所述波折柱三(104)处于最上方,所述波折柱三(104)的下表面与波折柱二(103)连接;
所述波折柱一(102)的中部波峰处向左开设有滑槽一(105),所述滑槽一(105)向左延伸到邻近的波谷处,所述滑槽一(105)的前后两侧壁上均开设有滑槽二(106),所述滑槽一(105)的下内壁上端通过弹簧轴转动连接有卡板(107),所述卡板(107)呈现弧板形,所述卡板(107)的中部下凹,所述卡板(107)在远离与滑槽一(105)的连接处的那一端固定连接有回复板(108),所述回复板(108)呈现弧板形,所述回复板(108)具有弹性,所述回复板(108)的中部上凸;
所述波折柱二(103)的中部波峰处开设有与波折柱一(102)相同的结构,所述波折柱二(103)上开设的与波折柱一(102)相同的结构与波折柱一(102)上的结构对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震建筑基座桩,其特征在于:前后两个正对的所述滑槽二(106)的内部共同设置有滑柱一(109),所述滑柱一(109)的前后两端对应插入滑槽二(106)中共且与滑槽二(106)适配,所述滑柱一(109)的中部外侧套接有滑柱二(110),所述滑柱二(110)与滑槽一(105)适配,所述滑柱二(110)的外侧套接有橡胶套(111),所述橡胶套(111)的材质为弹性材质,所述橡胶套(111)与滑槽一(105)适配,所述橡胶套(111)与卡板(107)的弧度适配,所述橡胶套(111)在远离卡板(107)的那一侧固定连接有弹簧一(112),所述弹簧一(112)与滑槽一(105)平行,所述弹簧一(112)在远离橡胶套(111)的那一端固定连接滑槽一(105)的内侧壁,所述弹簧一(112)的上方平行设置有弹簧二(113),所述弹簧二(113)的下端固定连接波折柱一(102);
所述橡胶套(111)和弹簧二(113)用于波折柱一(102)、波折柱二(103)和波折柱三(104)之间的上下对应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震建筑基座桩,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震机构一(1)的上方设置有连接机构(2),所述连接机构(2)包括插柱(201),所述插柱(20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波折柱三(104),所述插柱(20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波纹管(202),所述波纹管(202)具有弹性,所述插柱(201)和波纹管(202)的上方设置有套柱(203),所述插柱(201)的上端和波纹管(202)共同插入套柱(203)中,所述波纹管(20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套柱(203),所述套柱(203)的外侧固定套接有水泥套(204),所述水泥套(204)的上表面开口且内部中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震建筑基座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泥套(204)的内外壁上等距均匀的贯穿开设有镂孔(205),所述水泥套(204)的下内壁上等距均匀的固定连接有气囊球(206),所述气囊球(206)的截面呈现半圆形,所述气囊球(206)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弹簧三(207),所述气囊球(206)之间通过水泥套(204)的下壁相互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震建筑基座桩,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震机构一(1)的下方设置有插入机构(3),所述插入机构(3)包括插入柱(301),所述插入柱(301)的截面呈现三角形,所述插入柱(30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防震箱(101),所述插入柱(301)的下端呈现尖端,所述插入柱(301)的左右侧壁上均开设有侧槽一(302),两个所述侧槽一(302)相背离的那一侧均开设有侧槽二(303),所述侧槽二(303)向外贯穿插入柱(301),所述侧槽一(302)和侧槽二(303)组合呈现T字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胡存谦,未经胡存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44168.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