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实现等分锯竹的组合式多片锯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210544485.5 | 申请日: | 2022-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4362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1 |
发明(设计)人: | 沈周;郝玉东;周明吉;范泽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千年舟新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7J1/00 | 分类号: | B27J1/00;B27B5/075;B27B5/29;B27B31/08;B27B31/00 |
代理公司: | 杭州信与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450 | 代理人: | 蒋亚兵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实现 等分 组合式 多片锯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实现等分锯竹的组合式多片锯设备,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有输送机构,所述输送机构包括若干组输送链,所述机架上设有若干组用于竹材锯切的锯切机构,若干组所述锯切机构沿着所述输送链的输送方向依次设置,所述锯切机构将竹材锯切成等长的竹段,所述输送链的上方设有夹紧装置,本发明通过输送链对竹材进行输送,能够防止竹材发生倾斜,利用夹紧装置中的水平压板将主材挤压至输送链上,防止锯切时的竹材发生移动,提高竹材的锯切质量,由于锯切机构沿着机架的宽度方向等距设置,进而能够实现竹材的等分锯切,提高竹材的锯断效率;由于出料装置位于输送链的下方,锯切下的竹段掉落至出料装置上并向外输送,实现自动化出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竹段加工设备技术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实现等分锯竹的组合式多片锯设备。
背景技术
我国竹子资源丰富,竹材相比木材生长快速,在木材资源日益紧张的环境下,以竹代木是首要的选择。但竹材的天然缺陷,如肉在竹壁、可加工量少、原竹弯曲、竹青竹黄难以利用等,相比木材难以通过机械规模化加工,目前缺乏竹材有效加工的设备。而现有的竹材锯切时,多采用传统的人工锯断方式,竹材锯断的长度长短不一,影响加工产品的质量,同时,人工锯断的方式造成竹材前道加工工序效率较低。因此,如何开发竹材前道加工工序的设备,提高加工产品的质量,是我们比较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到的至少一个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合式多片锯设备,提高竹材的锯断效率,解决竹材锯切不均匀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实现等分锯竹的组合式多片锯设备,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有用于输送竹材的输送机构,所述输送机构包括若干组两两对称的输送链,所述机架上设有若干组用于竹材锯切的锯切机构,若干组所述锯切机构沿着所述输送链的输送方向依次设置,所述锯切机构将竹材锯切成等长的竹段,所述输送链的上方设有夹紧装置,所述夹紧装置包括伸缩机构以及安装在伸缩机构下端的水平压板,锯切时,水平压板与竹材相抵,所述输送链的下方设有出料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锯切机构设有五组,沿着竹材输送的方向上,五组锯切机构中锯片的数量按照2-2-2-2-1排列组合。
进一步的,其中所述输送链设有四组,分别为第一输送链、第二输送链、第三输送链以及第四输送链,其中,每一组输送链包括两条且平行设置,沿输送链的传送方向上,相邻两组输送链中,前一组输送链的投影在后一组输送链的投影之间。
进一步的,每一组所述输送链上均固定安装有若干组用于推动竹材移动的推板。
进一步的,所述机架上转动连接有主动轴,所述主动轴上固定设有带动所述输送链转动的传动齿轮,所述机架上固定设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设有第一链轮,所述主动轴上固定设有第二链轮,所述第一链轮与所述第二链轮上套设有传动链。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输送链还包括第一链条、第一转轴、主动链轮以及从动链轮,所述第一转轴转动安装于所述机架上且与所述主动轴相对于所述机架的长度方向对称,所述主动链轮固定安装于所述主动轴上,所述从动链轮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一转轴上,所述第一链条套设于所述主动链轮以及所述从动链轮的外侧。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转轴的下方设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转动安装于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二转轴以及所述机架上固定设有用于所述第一链条换向的导向链轮,所述机架的一侧设有上料台,所述上料台上开设有供所述第一链条穿过的槽口。
进一步的,所述伸缩机构包括伸缩筒、伸缩杆以及弹簧,所述伸缩筒固定安装于所述机架上,所述伸缩杆与所述伸缩筒滑动连接,所述水平压板固定在所述伸缩杆上且位于所述输送链的上方,所述弹簧套设于所述伸缩杆上其一端与所述伸缩筒固定,另一端与所述水平压板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锯切机构包括锯片以及驱动所述锯片转动的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锯片通过带轮组进行动力传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千年舟新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千年舟新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4448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棉纤维自动检测设备
- 下一篇:一种高效垂直腔面EML芯片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