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能源电力系统低谷时段可调峰功率预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546984.8 | 申请日: | 2022-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0776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5 |
发明(设计)人: | 杨波;唐飞;杨东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沙学院 |
主分类号: | G06Q10/04 | 分类号: | G06Q10/04;G06Q10/0631;G06N3/045;G06N3/048;G06N3/08;G06Q50/06;H02J3/00;H02J3/28;H02J3/38 |
代理公司: | 湖南企企卫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3257 | 代理人: | 任合明 |
地址: | 410022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能源 电力系统 低谷 时段 可调 功率 预测 方法 | ||
1.一种新能源电力系统低谷时段可调峰功率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从调度系统获取新能源电力系统历史负荷数据,包括高峰时段、腰荷时段和低谷时段的用电负荷数据:
设基准日为D日,可调峰功率预测日为第D+i日,t表示时段,第d日第t时段的负荷为Ld,t,其中d表示日期,负荷的单位为kW;新能源电力系统第t时段的历史负荷数据集合Lset,t为:
Lset,t={Ld,t|d∈(1,2,...,D)}
新能源电力系统的历史负荷数据集合Lset为:
Lset={Lset,t|t∈(1,2,...,tmax)}={Ld,t|t∈(1,2,...,tmax),d∈(1,2,...,D)}
tmax表示时段t的最大取值;
S2、从风电场运行控制系统获取风电场气象数据,包括风速、风向、气温、气压、湿度,以及风电场历史出力数据:
第i个风电场第d日第t时段的风速、风向、气温、气压、湿度、出力分别为Vei,d,t、Dii,d,t、Tei,d,t、Pri,d,t、Hui,d,t、Pwi,d,t;
第i个风电场第t时段的气象数据集合Mset,i,t为:
Mset,i,t={Vei,d,t,Dii,d,t,Tei,d,t,Pri,d,t,Hui,d,t|d∈(1,2,...,D)}
第i个风电场第t时段的历史出力集合Pwset,i,t为:
Pwset,i,t={Pwi,d,t|d∈(1,2,...,D)}
第i个风电场的气象数据集合Mset,i为:
Mset,i={Vei,d,t,Dii,d,t,Tei,d,t,Pri,d,t,Hui,d,t|t∈(1,2,...,tmax),d∈(1,2,...,D)}
第i个风电场历史出力集合Pwset,i为:
Pwset,i={Pwi,d,t|t∈(1,2,...,tmax),d∈(1,2,...,D)}
i为风电场序号,i∈(1,2,...,imax),imax表示新能源电力系统中风电场最大数目;
S3、以新能源电力系统历史负荷数据为基础数据,构建面向低谷时段的用电负荷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在该模型中,输入为与低谷时段负荷强相关的新能源电力系统历史负荷数据,即与LD+1,t强相关的历史负荷数据作为用电负荷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的输入变量InputL,t,InputL,t的维数为ML,ML≥1,输出为预测日低谷时段负荷,即输出变量OutputL,t={LD+1,t},OutputL,t的维数为1,神经网络采用输入层、隐藏层和输出层的三层结构,具体如下:
用电负荷神经网络预测模型采用输入层、隐藏层、输出层三层结构,根据输入变量InputL,t和输出变量OutputL,t的维数,确定用电负荷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的输入层节点数等于输入变量InputL,t的维数ML,输出层节点数等于输出变量OutputL,t的维数,隐藏层节点数为NL,NL的取值为集合[NL,min,NL,max]中的整数,NL通过负荷预测精度指标δL,0调整,NL,min为NL的最小取值,NL,max为NL的最大取值;输入层到隐藏层的连接权重数量为ML*NL;隐藏层到输出层的连接权重数量为NL*1;用电负荷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的连接权重数量WL为(ML+1)*NL;用电负荷神经网络预测模型中隐藏层第k个神经元输出yL,k,t为:
式中,为隐藏层第k个神经元的输入,pL,k,t,j为隐藏层第k个神经元的第j个输入,j∈(1,2,...,ML),为隐藏层第k个神经元的连接权重,wL,k,t,j为隐藏层第k个神经元的第j个连接权重,bL,k,t为隐藏层第k个神经元的阈值,fL(·)为神经元的激励函数;
用电负荷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的输出OutputL,t:
ωL,k,t为用电负荷神经网络预测模型中隐藏层第k个神经元到输出层的连接权重;
S4、根据历史负荷数据构造训练集和测试集,通过训练集采用神经网络学习算法确定用电负荷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的权重和阈值,通过测试集确定用电负荷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的负荷预测精度,并根据负荷预测精度调整神经网络隐藏层的节点数,具体如下:
S4.1、构造用电负荷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的数据样本,数据取自历史负荷数据集合Lset,这些数据样本将作为用电负荷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的训练集和测试集,训练集和测试集按比例从用电负荷数据样本中随机产生;
S4.2、将训练集和测试集中元素进行归一化:
式中,L′d,t为训练集元素Ld,t归一化后的值,Lmax为历史负荷数据集合Lset中最大负荷值,Lmin为历史负荷数据集合Lset中最小负荷值;然后根据归一化后的训练集,确定该模型中各神经元的连接权值wL,k,t、ωL,k,t和阈值bL,k,t;
S4.3、根据归一化后的测试集,检验用电负荷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的负荷预测精度
根据负荷预测精度调整用电负荷预测模型隐藏层节点数:
式中,δset,L为满足负荷预测精度指标δL,0且NL取值为[NL,min,NL,max]中整数时的用电负荷预测精度集合:
式中,minδset,L为用电负荷预测精度集合中的最小值,Zx为该最小值对应的NL取值,NL,opt为用电负荷预测模型最优隐藏层节点数;
S5、以风电场气象数据和历史出力数据为基础数据,构建面向低谷时段的风电出力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在该模型中,输入为与风电出力强相关的风电场气象数据和历史出力数据,即与PwiD+1,t强相关的风电场气象数据和历史出力数据作为风电出力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的输入变量InputW,i,t,InputW,i,t的维数记为Mi,W,Mi,W≥1,输出为预测日低谷时段风电场出力,即输出变量OutputW,i,t={Pwi,D+1,t},OutputW,i,t的维数为1,神经网络采用输入层、隐藏层和输出层的三层结构,具体如下:
风电出力神经网络预测模型采用输入层、隐藏层、输出层三层结构,根据输入变量InputW,i,t和输出变量OutputW,i,t的维数,确定第i个风电场的风电出力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的输入层节点数等于输入变量InputW,i,t的维数Mi,W,输出层节点数等于输出变量OutputW,i,t的维数,,隐藏层节点数为Ni,W,Ni,W的取值为集合[NW,min,NW,max]中的整数,Ni,W通过风电场出力预测精度指标δW,i,0调整,NW,min为Ni,W的最小取值,NW,max为Ni,W的最大取值;输入层到隐藏层的连接权重数量为Mi,W*Ni,W;隐藏层到输出层的连接权重数量为Ni,W*1;用电负荷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的连接权重数量Wi,W为(Mi,W+1)*Ni,W;第i个风电场第t时段的风电出力神经网络预测模型中隐藏层第l个神经元输出yW,i,l,t为:
式中,为隐藏层第l个神经元的输入,pW,i,l,t,m为隐藏层第l个神经元的第m个输入,m∈(1,2,...,Mi,W),为隐藏层第l个神经元的连接权重,wW,i,l,t,m为隐藏层第l个神经元的第m个连接权重,bW,i,t,l为隐藏层第l个神经元的阈值,fW(·)为神经元的激励函数;
风电出力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的输出OutputW,i,t:
ωW,i,l,t为风电出力神经网络预测模型中隐藏层第l个神经元到输出层的连接权重;
S6、根据风电场气象数据和历史出力数据构造训练集和测试集,通过训练集采用神经网络学习算法确定风电出力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的权重和阈值,通过测试集确定风电出力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的风电出力预测精度,并根据风电出力预测精度调整神经网络隐藏层的节点数,具体如下:
S6.1、构造风电出力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的数据样本,数据取自第i个风电场气象数据集合Mset,i和风电场历史出力集合Pwset,i,训练集和测试集按比例从风电出力数据样本中随机产生;
S6.2、将训练集和测试集中元素进行归一化:
式中,Ve′i,d,t、Di′i,d,t、Te′i,d,t、Pr′i,d,t、Hu′i,d,t、Pw′i,d,t分别为Vei,d,t、Dii,d,t、Tei,d,t、Pri,d,t、Hui,d,t、Pwi,d,t归一化后的值,Vei,max、Dimax、Tei,max、Pri,max、Hui,max分别为第i个风电场气象数据集合Mset,i中最大的风速值、风向值、气温值、气压值、湿度值,Vei,min、Dimin、Tei,min、Pri,min、Hui,min分别为第i个风电场气象数据集合Mset,i中最小的风速值、风向值、气温值、气压值、湿度值,Pwi,max、Pwi,min分别为第i个风电场历史出力集合Pwset,i中最大、最小的风电出力;然后根据归一化后的训练集,确定该模型中各神经元的连接权值wW,i,l,t、ωW,i,l,t和阈值bW,i,l,t;
S6.3、根据归一化后的测试集,检验风电出力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的风电出力预测精度
根据风电出力预测精度调整第i个风电场风电出力预测模型隐藏层节点数:
式中,δset,W,i为满足风电场出力预测精度指标δW,i,0且Ni,W取值为[NW,min,NW,max]中整数时的第i个风电场风电出力预测精度集合:
式中,minδsetW,i为第i个风电场风电出力预测精度集合中的最小值,Zy为该最小值对应的Ni,W取值,Ni,W,opt为第i个风电场风电出力预测模型最优隐藏层节点数;
S7、构建面向低谷时段的新能源电力系统可调峰功率预测模型,在该模型中,可调峰功率预测值由新能源电力系统功率平衡原理确定,其中用电负荷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确定低谷时段用电负荷,风电出力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确定低谷时段风电场出力,具体如下:
S7.1、构建新能源电力系统第t时段可调峰功率预测模型:
S7.1.1、构建输入层节点数为ML,隐藏层节点数为NL,输出层节点数为1的三层神经网络,该神经网络中各神经元的连接权值为wL,k,t、ωL,k,t和阈值为bL,k,t,将此神经网络作为用电负荷神经网络预测模型;
S7.1.2、构建输入层节点数为Mi,W,隐藏层节点数为Ni,W,输出层节点数为1的三层神经网络,该神经网络的各神经元的连接权值为wW,i,l,t、ωW,i,l,t和阈值为bW,i,l,t,将此神经网络作为第i个风电场的风电出力神经网络预测模型;与此类似,当i取值为1,2,...,imax时,即可将新能源电力系统所有风电场的风电出力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全部建立;
S7.1.3、根据新能源电力系统的功率平衡原理计算第t时段可调峰功率预测值,该预测值由第t时段可调峰功率预测模型的输出变量Outputt确定:
Pother,t=PV,t+PT,t+PN,t+PH,t
式中,Pother,t为第t时段其他类型电源发电功率,由第t时段的太阳能发电功率PV,t、火力发电功率PT,t、核能发电功率PN,t和水力发电功率PH,t组成;
S7.2、预测新能源电力系统低谷时段可调峰功率值;为预测D+1日新能源电力系统第t时段的可调峰功率,构建输入变量Inputt:
Inputt={InputL,t,InputW,i,t|i∈[1,2,...,imax]}
根据InputL,t和用电负荷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确定低谷时段新能源电力系统的用电负荷OutputL,t;根据InputW,i,t和第i个风电场的风电出力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确定第i个风电场第t时段的风电出力OutputW,i,t;用电负荷OutputL,t扣除风电出力OutputW,i,t、太阳能发电功率PV,t、火力发电功率PT,t、核能发电功率PN,t和水力发电功率PH,t,得到第t时段的可调峰功率预测值;根据电力系统负荷曲线规律,低谷时段为晚23:00至次日凌晨6:00的某段时间区域,包含若干个一小时、半小时或15分钟时段,针对每一个时段t计算可调峰功率,就得到新能源电力系统低谷时段可调峰功率预测值Output:
Output={Outputt|t∈低谷时段}
对应的,低谷时段各风电场的风电出力预测值OutputW:
OutputW={OutputW,i,t|t∈低谷时段,i∈(1,2,...,imax)}
S8、将低谷时段风电出力预测值OutputW、可调峰功率预测值Output分别作为风电电源发电计划和储能电站储能计划,为新能源电力系统的风电调度和储能调度提供决策支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沙学院,未经长沙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46984.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布料卷边的机器
- 下一篇:一种全铝合金无焊接车架结构总成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G06Q 专门适用于行政、商业、金融、管理、监督或预测目的的数据处理系统或方法;其他类目不包含的专门适用于行政、商业、金融、管理、监督或预测目的的处理系统或方法
G06Q10-00 行政;管理
G06Q10-02 .预定,例如用于门票、服务或事件的
G06Q10-04 .预测或优化,例如线性规划、“旅行商问题”或“下料问题”
G06Q10-06 .资源、工作流、人员或项目管理,例如组织、规划、调度或分配时间、人员或机器资源;企业规划;组织模型
G06Q10-08 .物流,例如仓储、装货、配送或运输;存货或库存管理,例如订货、采购或平衡订单
G06Q10-10 .办公自动化,例如电子邮件或群件的计算机辅助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