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刚性滚塑船体的成型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210550020.0 | 申请日: | 2022-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8676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2 |
发明(设计)人: | 黄盛湘;邹勇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迈勒滚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1/04 | 分类号: | B29C41/04;B29C41/46;B29K23/00;B29L31/30 |
代理公司: | 厦门原创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101 | 代理人: | 闫英敏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刚性 船体 成型 工艺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刚性滚塑船体的成型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将若干个支撑杆组件固定装置于船体滚塑用模具内;S2:将船体表层生产用PE颗粒材料加入船体滚塑用模具内;S3:对船体滚塑用模具进行加热,船体滚塑用模具保持持续转动,直至船体表层完全成型;S4:将船体衔接层生产用材料加入船体滚塑用模具内;S5:船体滚塑用模具进行转动、停转交替作业,使熔融的船体衔接层生产用材料在滚塑成型过程中形成间歇式喷溅,喷溅的物料不断于支撑杆组件与船体衔接层之间形成条络状拉丝结构;S6:启动降温设备,降温至常温后,开模并取出成型后的产品;S7:将PU发泡材料打入船体衔接层内。本发明能够大幅提升塑料船体的刚性、强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滚塑船体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指有一种高刚性滚塑船体的成型工艺。
背景技术
养殖用船是渔业养殖中必不可少的工具,现有的养殖用船多种多样,其中,经滚塑加工而成的一体式塑料船,由于其质轻、使用便捷、且价格低廉,开始被广泛运用。
现有的养殖用塑料船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存在整体刚性不足的问题,导致其载重能力较差、且存在使用安全隐患。为提升养殖用塑料船的整体刚性,现有的做法是于塑料船体内进行PU发泡层填充,填充后的PU发泡层与塑料船体之间呈面接触(如图1所示)。通过 PU发泡层的填充虽然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塑料船体的刚性,但是效果极为有限,填充有PU 发泡层的养殖用塑料船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还是达不到所需要的刚性与强度;且由于船体在水中的漂浮过程中,经常处于摇晃状态,导致PU发泡层与塑料船体的接触面易产生开裂,导致养殖用塑料船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稳定性不足的问题。
因此,设计一款能够有效进一步大幅提升塑料船体的刚性、强度,以满足养殖用塑料船的实际使用需求,且能够有效提升PU发泡材料层与塑料船体的一体性和连接效果,从而确保养殖用塑料船体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的高刚性滚塑船体的成型工艺是本发明的研发目的。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在于提供一种高刚性滚塑船体的成型工艺,该高刚性滚塑船体的成型工艺能够有效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高刚性滚塑船体的成型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通过相应的衔接件将若干个支撑杆组件固定装置于船体滚塑用模具内;
S2:将船体表层生产用PE颗粒材料加入船体滚塑用模具内;
S3:对船体滚塑用模具进行加热,使船体表层生产用PE颗粒材料完全熔融;该过程中,船体滚塑用模具保持持续转动,熔融的船体表层生产用PE材料开始逐层内覆于船体滚塑用模具内表面,直至船体表层完全成型;
S4:将船体衔接层生产用材料加入船体滚塑用模具内,所述船体衔接层生产用材料是由重量份比例为:船体衔接层生产用PE颗粒材料90-100份、发泡剂0.3-3份组成;
S5:对船体滚塑用模具进行加热,使船体衔接层生产用材料完全熔融;该过程中,船体滚塑用模具进行转动、停转交替作业,使熔融的船体衔接层生产用材料在逐层内覆于船体表层的内表面的过程中形成间歇式喷溅,喷溅的物料不断于所述支撑杆组件与船体衔接层之间形成条络状拉丝结构,直至船体衔接层完全成型;
S6:启动降温设备,降温至常温后,开模并取出成型后的产品;
S7:将PU发泡材料打入船体衔接层内,使PU发泡材料填充于船体衔接层、支撑杆组件、以及所述条络状拉丝结构所形成的空间内。
所述步骤S3中,当不少于60%的熔融的船体表层生产用PE材料内覆于船体滚塑用模具的内表面后,船体滚塑用模具开始进行转动、停转交替作业,使熔融的船体表层生产用PE材料在逐层内覆于船体滚塑用模具内表面的过程中形成间歇式喷溅,喷溅的物料不断于所述支撑杆组件与船体表层之间形成条络状拉丝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迈勒滚塑有限公司,未经厦门迈勒滚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5002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